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

发布时间:2024-03-07 14:48:1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网财经3月6日讯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6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吴清表示,在我们这样一个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场,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没有之一,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中国网 郑亮 摄)

  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吴清主席。最近关于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讨论很多,大家都很想知道您对此怎么看,对做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有何考虑?谢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清: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在座各位对资本市场的关心。我到这个岗位还没有“满月”,现在还是边学边干,以学为主。一方面,进一步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紧推进落实。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向市场学习,包括线上线下听取各方意见建议。

  梳理下来,我觉得非常受感动,也非常受启发,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大家提到比较多的一些基本问题,就是这位记者刚才讲到的,我们市场基本功能方面涉及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把握投资与融资、公平与效率,都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关于投资与融资,我理解二者是一体两面的、不能分割的,这两大功能相辅相成,没有投资就没有融资,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只有投融资平衡发展,资本市场也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关于公平与效率,我理解,在公平交易、合理定价、充分竞争的条件下高效配置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这样资本市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市场参与各方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都有很多差异,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我们这样一个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市场,更是如此。所以,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最重要的中心任务,可以说没有之一,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

  关于下一步工作,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牢牢把握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主线,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尊重规律,尊重规则,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尊重规律,首先是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创新规律;尊重规则,首先是尊重法律,尊重契约,还要尊重一些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从监管方面来说,下一步重点是突出两个字,一个是强,一个是严。

  强,就是要强本强基。从规模上看,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还不够强。前一段时间的市场波动再次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更好服务投资者,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管执法和司法上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同时,我们也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企业更好发挥主体作用,提升投资价值,我们也将与行业主管部门,包括相关宏观部门和股东单位、地方政府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支持企业做优做强,营造更好环境。从根本上看,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关于严,就是严监严管,就是依法从严监管市场,依纪从严管理队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监管全覆盖,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我们要认真对标对表,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将瞪大眼睛,对问题机构、问题企业强化早期纠正,对各类风险及早处置,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露头就打,对重点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要重点严打,特别是一些触碰底线的,比如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都要严厉打击。在队伍管理上,我们将刀刃向内,严抓严管,真正在政治上、专业上、作风上、廉洁上过得硬,打造一支监管铁军。谢谢。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万人左右”。从“左右”变为“以上”,凸显中国稳就业力度加码。  中国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详细]

2024-03-07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外资金融机构的热议。多位外资机构经济学家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年,中国政府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民营企业家对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见解?来看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促消费问题?哪种促消费方式效果更好,发券还是发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有何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