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国资国企“答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3-07 14:48:06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对央企来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创新和质优是重中之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用“源”“升”“态”三个字,概括未来国资央企的重点发力方向。其中,“源”即技术源头、“升”即产业升级、“态”即创新生态。

  今年全国两会,多位来自国资国企领域的代表委员,就国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话题建言献策。

  加快转型升级

  “中央企业在传统产业方面布局是比较多的,现在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对于产业升级,张玉卓在“代表通道”上如是说。

  发展数字农业,是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配套工程,也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凡荣认为,当前我国数字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农业技术及设施装备推广应用仍面临基础弱、成本高、人才少等问题。他建议,大力支持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基础数据共享机制,完善数字农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强化数字农业人才梯队建设,多措并举推动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李凡荣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出台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政策,着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的专业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针对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统筹规划,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并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化工行业产品品类复杂,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与化工行业的深度融合高度依赖行业数据集的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董事长廖增太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高校、化工行业协会、数据标准组织,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化工行业数据标准,组织收集化工行业通用基础数据,并进行专业数据标注,形成国家级化工行业通用数据集,为行业基础大模型训练及智能化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首席科学家彭寿认为,基础产业转型升级,需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建议支持建材行业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价,加大优势先进产品的质量提升与应用,鼓励优势基础产业领军企业“走出去”,建设优势先进产品海外园区。

  加强顶层设计

  在谈到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张玉卓提出,产业升级一定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建议,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系统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统计工作,有效收集各地区产业、各细分领域等发展情况,以“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产业布局。以高级别研究部门官员组成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推动AI立法、监管等,建立国内产业政策高级别协调机制。

  马永生还建议,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尤其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领域,探索制定相关补贴激励政策,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政府集中采购等方式,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税支持的覆盖面。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重点关注“AI”领域的顶层设计。他建议,在国家层面推动“AI+”行动,加快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打造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构建可控可信的安全防护体系,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杨杰认为,AI发展是“大科学+大工程”的系统创新,涉及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培育等环节的贯通。他建议,要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整合生产、教育、科研等优势资源,协调上、中、下游创新关键环节,完善科创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勇于突破、包容试错的良好氛围,广泛吸引全球AI领军人才和知名学者,培育一批面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示范标杆应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突破和应用普及。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万人左右”。从“左右”变为“以上”,凸显中国稳就业力度加码。  中国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详细]

2024-03-07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外资金融机构的热议。多位外资机构经济学家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年,中国政府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民营企业家对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见解?来看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促消费问题?哪种促消费方式效果更好,发券还是发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有何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