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春运收官 “流动的中国”释放哪些信号

发布时间:2024-03-07 14:48:06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为期40天的春运于3月5日结束。据交通运输部3月6日消息,2024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全国铁路累计旅客发送量已超过2019年,达4.84亿人次。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8345万人次,日均超过208.6万人次,较2023年春运增长51.1%,较2019年增长14.5%,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

  “流动的中国”传递出经济复苏的信号。有关分析指出,人员流动量的增长是经济复苏的明显信号,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国内经济有望在2024年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


  多项指标创新高

  为期40天的春运于3月5日结束。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4年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

  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完成4.8亿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预计完成78.3亿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预计完成67.2亿人次(在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中占比约80%),公路营业性客运量预计完成11.1亿人次;水路客运量预计完成290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预计完成8300万人次。

  目前,铁路方面数据已发布。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40天的2024年铁路春运,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84亿人次,日均发送1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39%,其中2月17日发送旅客1606.7万人次,创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据国铁集团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铁集团加大运力投放,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较2019年同期增长18.5%,客运能力投放也创下春运历史新高。

  从地区来看,今年春运也有多项指标创下新高。在北京,2024年春运是近年来市民出行需求最为旺盛、流动量最大的春运。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城际交通出行创新高,公路自驾、铁路、民航、公路省际客运进出京客流总量1.05亿人次,较2023年、2019年分别上升37%、7%。同时,北京重点场站中,大兴机场创开通以来客流新高,高峰日(2月16日,正月初七)达16.2万人次。

  各类出行需求充分释放

  据预计,与去年春运相比,今年全社会人员流动量或将明显增长。

  与2019年相比,今年的部分春运指标则并未止步于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在铁路方面,2019年春运铁路发送旅客4.1亿人次,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则达到4.84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8.8%。

  “流动的中国”传递出经济复苏的信号。从旅游方面来看,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9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

  航旅纵横行业发展总监赵楠表示,今年春节假期较长,结合旅游业的复苏和出游政策的积极推动,旅客运输需求充分释放,从而推动2024年春运成为史上最“火”春运,民航运输生产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需求之下,此次春运的出行特征也不同于往年,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春节假期前,学生放假、探亲、旅游错峰出行,客流稳步增长。民航局数据显示,2月7日(腊月二十八)旅客量达到节前高峰220.8万人次。在春节假期期间,初一过后,探亲流、旅游流相互叠加,客流迅速增长,特别是随着春节假期进入后半段,返程客流更加集中。2月14日起,连续五天单日旅客量超过230万人次,2月15日(正月初六)单日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达236.5万人次;春节假期后,整体市场客流逐渐回落,元宵节后迎来出行小高峰。

  北京商报记者综合各航司的数据发现,“节前错峰、节中叠加、节后集中”的趋势令民航出行高峰基本集中于2月14日—16日,创新高的单日旅客量也均在这3天内。

  此外,各大平台数据均显示出春运“人潮”带来的高“人气”。根据抖音平台2月中旬发布的《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春节假期,返乡过年带火小城经济,319万人返乡探店,发布的探店视频为家乡带来经济收入

  11.85亿元。支付交易数据也是消费需求的直观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期间(2月9日—17日),网联清算公司和中国银联日均处理网络支付交易26.3亿笔,日均交易金额达1.25万亿元,相比2023年日均分别增长18.6%和8%。

  政策利好加温出境游

  今年春运,诸多利好因素叠加催热出行,无论是民航局公布的整体数据,还是各航司、机场的数据,都强调了旅客量、航班量的显著增长。8天长假也让“出国游”成为今年春运的关键词之一。

  春运开始前,民航局预测,春运期间出境游市场将形成短期旺季,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将成为出行热点。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春运期间民航国际出港客运航班29645班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的69.3%。通航国家共66个,出港区域主要集中在东亚与东南亚,韩国、泰国、日本位列前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紧随其后。

  从恢复率上看,航班管家数据显示,韩国航班恢复至83.4%,泰国58.1%,日本72%;新加坡、阿联酋、英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航班恢复率已超100%;通往美国的航班仍维持在2019年同期的两成左右。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綦琦表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相比于恢复仍然不足的欧美远程航班,东亚和东南亚的近程航班供给充足,且签证办理便捷,“新马泰”还有免签利好,因此春运期间的领跑在意料之中。

  春运结束后,民航市场将进入平淡季,不过随着日本赏樱季的到来,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北京—东京、北京—大阪等多条中日航线在3月中下旬的票价有小幅上涨。

  綦琦认为,春运旺季之后,航班量和旅客量的下降是市场的正常变化规律,通过国内赏花季和日本赏樱季等出游节点以及航司促销,民航市场也可能出现“淡季不淡”的趋势。

  乐观预期市场复苏

  “今年春运期间人员流动量的增长是经济复苏的明显信号。”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政策的逐步放松,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出行需求也大幅增加。”

  王鹏指出,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乐观预期。“此前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出行需求受到抑制,但现在人们对于未来的信心逐渐增强,出行意愿也随之提高,对于相关行业如交通、旅游、餐饮等也会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

  王鹏认为,从春运看经济,今年国内经济有望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一方面,人员流动量的增加将带动消费、旅游、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政策的持续加力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企业信心和投资意愿也有望进一步增强。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也将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和市场的逐步恢复,国内经济有望在2024年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不过,今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同样,在王鹏看来,今年国内经济有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但也需要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如疫情的不确定性、国际经济环境的波动等。

  “我们需要在应对挑战的同时,积极把握机遇,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解筱文表示。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而去年是“1200万人左右”。从“左右”变为“以上”,凸显中国稳就业力度加码。  中国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详细]

2024-03-07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外资金融机构的热议。多位外资机构经济学家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4年,中国政府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于[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民营企业家对新质生产力有哪些见解?来看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促消费问题?哪种促消费方式效果更好,发券还是发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新质生产力有何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保江进行解读。 [详细]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