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春节错月”影响,2月CPI同比转涨结束“四连负”

发布时间:2024-03-10 08:45:5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2月CPI同比转涨,结束“四连负”。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2月物价数据。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上涨1.0%。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0.2%。


  2月CPI由负转正,猪肉价格结束连续9个月跌势

  2月CPI同比上涨0.7%,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同比负增长,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为2022年2月以来最高涨幅。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从环比看,2月CPI环比涨幅扩大主要是食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食品中,春节期间消费需求增加,加之部分地区雨雪天气影响供给,鲜菜、猪肉、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均上涨。非食品中,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上涨。

  从同比看,董莉娟表示,2月CPI同比回升较多,除受本月环比价格上涨影响外,也有春节错月的影响。据测算,在2月份0.7%的CPI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中,猪肉价格在连续下降9个月后首次转涨,上涨0.2%。民生银行首经团队表示,2月春节期间受需求增加、供给下降影响,猪肉价格明显走高,但节后快速回落至节前水平,整体看2月猪肉价格环比涨幅(7.2%)符合节日因素影响,但从长周期看仍在底部。

  兴业研究表示,2月主要消费品价格呈现较强季节性规律,生猪价格出现春节季节性反弹,鲜菜价格继续持续上行,汽油价格亦随国际油价上行而出现反弹,整体CPI读数因春节错位影响出现较大反弹。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整体上看,2月CPI同比转正,意味着通缩风险弱化。不过,2月CPI环比上涨1.0%,尽管较去年春节月份(1月)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但低于疫情前十年年均1.2%的环比涨幅。这意味着当前物价上涨动能虽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偏弱状态。背后是当前各类商品和服务供应比较稳定,而在房地产低迷背景下,居民消费需求整体仍然不旺,这也是近期政策面出台大规模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显著加码的主要原因。

  “2月CPI环比保持增长、同比转正,反映国内终端消费市场供需关系在改善,只是改善过程相对温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说,另外,2月猪肉、蔬菜价格涨幅相对温和,季节性特征不明显,主要是今年市场供给充裕,部分抵消了春节因素影响。

  PPI环比维持跌势,同比降幅扩大

  2月,PPI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2%,同比降幅略有扩大,环比降幅与上月持平,已连续第四个月环比走跌。

  从同比看,2月,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4%,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9%,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

  董莉娟表示,主要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为6.6%、4.9%、4.8%、4.5%,降幅比上月均扩大,合计影响2月PPI同比下降约1.17个百分点,对PPI的下拉作用比上月增加0.19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14.7%、7.7%、2.1%,合计影响PPI同比下降约0.92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月上涨0.6%转为下降0.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2%,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

  董莉娟称,从环比看,2月,国际原油价格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市场需求改善带动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北方气温偏高,采暖用煤需求减少,加之非电用煤需求季节性偏弱,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受春节假日房地产、基建项目停工等因素影响,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减少,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下降。

  冯琳分析指出,2月,OPEC+持续减产,IMF等主要机构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提振国际原油价格上行,但因国内商品整体价格偏弱调整,当月PPI环比仍维持跌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走势相对稳定,当月PPI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冯琳表示,尽管2月适逢春节,大规模放假效应对供给端有一定影响,但需求端同样受到扰动,再加上在国内房地产行业继续处于调整状态背景下,当前市场需求预期仍有待提振,因此,供需双弱格局下,2月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偏弱调整。同时,终端消费低迷导致下游商品出厂价格涨价动力不足,也是近几个月PPI持续下跌的原因之一。

  3月CPI同比涨幅或将有所回落,PPI有望在年中前后转为正增长

  周茂华认为,2月物价继续处于偏低水平,反映国内供需仍不够平衡,部分行业面临经营压力相对较大,宏观政策有望继续偏积极。但在一般情景下,今年国内消费和需求进一步恢复,加之去年基数偏低,物价前景趋势改善。但在全球工业部门表现低迷环境下,我国本轮物价复苏动能偏温和。

  冯琳认为,节后食品价格正在较快回落,服务消费也将进入淡季,因此尽管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行,但今年3月CPI同比涨幅仍将有所回落,预计将在0.2%左右。综合考虑各类影响物价走势因素,短期内CPI同比涨幅明显上移的可能性不大,低通胀现象仍需高度重视,避免形成“低物价、低消费”循环。

  “着眼于扭转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状态,政策面可在两个角度重点发力。”冯琳说,一是要加大房地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二是在较大力度落实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各地财政部门还可适度加大消费券、消费补贴发放力度,同时商务管理部门也需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拓展消费场景。“在物价偏低背景下,接下来货币政策降息降准空间较大,金融机构也会更有效地满足居民消费融资需求。”

  PPI方面,周茂华认为,未来PPI同比有望延续改善态势。国内需求稳步回升、工业部门逐步转向补库存、工业企业积极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业部门供需转向有望逐步改善,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加之去年基数整体回落,今年工业部门物价有望逐步改善。

  冯琳认为,3月国际油价波动中枢大概率将高于2月,加之春节假期对需求端的扰动退去,PPI环比表现有望改善。不过,由于需求预期尚未明显好转,预计3月PPI环比涨跌幅将仅在0.0%附近,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走势稳定,同比降幅将维持在-2.7%。进入二季度以后,伴随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加之上年同期价格基数下沉,预计4月起PPI同比降幅将重回收窄过程,并有望在年中前后转为正增长。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新质生产力,被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详细]

2024-03-10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中国网财经3月9日讯(记者李春晖)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详细]

2024-03-10

  每年两会期间,预算报告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根据预算报告,财政收支均将达到历史新高,而差额相比去年进一步扩大。  根据预算报告,2024年,全国[详细]

2024-03-10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视频:【两会30秒】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推动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以旧换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详细]

2024-03-10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等经济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达了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乐观预期。  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如何,近年来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国家统计局此前表示,对于中国经[详细]

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