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27日发布的《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我国消费品领域标准实施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采用全球统一标识标准的商品新增1964万种、同比增长19.2%,累计覆盖消费品总量1.9亿多种,有效促进了我国消费品畅通流动。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表示,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取得多方面成效。
公共服务标准化更接地气,如发布《大众竞速类滑冰运动水平等级评价规范》等12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下达适老化改造标准专项计划39项,研制养老服务相关标准7项,保障特殊群体利益。制定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中医临床等卫生健康相关标准50项,守护群众健康。
绿色发展标准化更加高效,如发布《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等国家标准,下达《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加快制定限制茶叶过度包装标准修改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粮油学会等40余家食品、餐饮行业相关社会团体公布了60余项节粮减损和防止餐饮浪费的团体标准。
在推动标准国际化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李玉冰介绍,中外标准一致性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96%,工程机械、化工、铁合金等装备制造领域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超过90%。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先进标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底,新增标准“领跑者”近1400项,覆盖893类产品及服务。
据介绍,我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自2018年开始实施,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评出高水平的企业标准,企业通过对标标准评估出本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所处的行业水平位置,找到差距和改进的方向,促进行业全面提升质量,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报告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家标准共44499项,国家标准样品共4164项。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28
2024-03-28
2024-03-28
2024-03-28
2024-03-28
最新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