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布国家标准共44499项,国家标准样品4164项。
具体来看,在国家标准方面,2023年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902项,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样品225项;在行业标准方面,2023年共备案行业标准4141项;在地方标准方面,2023年备案地方标准10751项;在企业标准方面,2023年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546160项。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表示,标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是支撑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加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长足发展。例如,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布工业基础标准126项、高端装备制造标准41项、航空航天标准50项,增材制造、氢能等产业链标准38项。稳步提升消费品领域标准实施水平,在婴童用品、家用电器、化妆品等重点消费品领域制定国家标准241项,强化了消费品质量安全。
当前,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正在深度融合。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大力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关键技术领域标准供给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供给比例达40%左右;先进标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增标准“领跑者”近1400项,截至2023年底,已有2003家企业的3631项标准成为“领跑者”,“领跑者”名单覆盖893类产品及服务。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透露,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首次开展国家标准实施数据统计调查,通过对标准查阅量、下载量、销售量、引用量、企业实施量和检测应用量6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率达93.7%。
充分发挥标准在释放优质产能、扩大对外开放、支撑产业稳链中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表示,下一步,将着重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挥标准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的牵引作用。二是发挥标准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保障作用。三是发挥标准在支撑产业稳链中的基础作用。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4-01
2024-04-01
2024-04-01
2024-04-01
2024-04-01
最新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