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李楠:高等教育要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和赋能作用

发布时间:2024-04-18 08:25:38 来源: 编辑: 浏览:

“发展新质生产力,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重要时代命题。

李楠谈到,大学处在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交汇点上,中国的大学有责任也有能力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和赋能作用。

“我认为这个作用不仅是大学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中国道路。”他指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就能同时实现国家富强、科技进步和大学一流。“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平坦大道,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努力。”

那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发力?

李楠认为要重点抓好四方面的转变工作:一是突破研究型大学的固有模式禁锢;二是摆脱以学科建设为目标的路径依赖;三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四是多一点担当尽责的使命责任。

“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样态与过去一两百年有很大变化。”李楠表示,对于高等教育而言,需要突破原有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在创新源头开展产学研合作,在产学研合作中实现技术转移,通过创新和转移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更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走出世界一流的中国道路。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分类扮演重要角色。李楠认为,对于高校来说,应当超越学科禁锢,以需求为导向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以科研的大突破来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而不是为了学科发展、追求评估排名开展形式化科研、拼盘式科研。当前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还需要转变思路和观念。

“学者工作在学术生态中,大学发展在社会环境里。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营造和维护。这是历史责任使然。”李楠在采访中特别谈到了学术生态话题。他认为,高等教育人需要回归常识不忘初心,少一些急功近利,研究真问题、作出真贡献。(视频拍摄/剪辑:兰志飞)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光明论坛】筑牢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 汲取育人智慧和力量今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龙华烈士纪念馆共建的“红色育人课堂”再次开课。在这个特别的课堂上,大[详细]

2024-04-18

原标题:以科学教育塑造未来人才 图为河南省巩义市大峪沟镇中心小学学生踊跃参与科学实验。 张毅力摄 编者按 去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详细]

2024-04-18

人民网福州4月17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如何理解一所大学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话题。作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系列活动之一,第五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学术活动日[详细]

2024-04-18

原标题:山西医科大学  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图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救培训团队教师正在进行急救技能教学。受访者供图 4月上旬,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院联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详细]

2024-04-18

原标题: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 4月12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大会(2024)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生教育赋能城市发展与产业创新”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详细]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