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对近期西方一些政客频繁炒作的“中国产能过剩论”进行了驳斥,并指出“产能过剩问题的争论,本质是全球化的争论。”
“中国整个新能源的产能,是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大家投资建设的,大家的想法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应该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去销售。但是现在有些西方国家认为你产能过剩,是拿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去衡量它的生产能力,这当然会是过剩的。”李稻葵说。
“所以,产能过剩问题的争论,本质是全球化的争论。”李稻葵表示,中国希望继续推进全球化,希望其他的市场也能够开放。这样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能卖出去,我们也能继续购买国外的先进设备或原材料,能够“大循环”起来。然而很多西方国家认为,“我不愿意跟你循环了,你的汽车卖到我这影响了我的市场”。这是最根本的一个观察。
李稻葵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因素,即中国的产业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周期,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在动态中调整的。西方一些人对“中国产能过剩”存在误读,是因为以静态的观点看中国,没有想到我们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还在不断动态调整。
“打个比方说,很多西方国家看我们一些产业发展很快,就有点像业余观众看体操运动员。运动员做一个复杂的体操动作,他们就担心危险会掉下来。实际上运动员是在调整过程中,是会平稳落地的,是一整套动作。”李稻葵解释说。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4-29
2024-04-29
2024-04-29
2024-04-29
2024-04-29
最新阅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