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多地开展设备更新 政府“搭台”助力供需精准对接

发布时间:2024-05-25 14:56:5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自《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于今年3月13日正式对外发布后,各地纷纷积极响应,推出地方方案。据记者梳理,截至5月23日,甘肃、山东、四川、天津等27个省份发布与设备更新相关的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邓洲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各地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落地,有利于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助力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等蓬勃发展,增强我国工业发展动力,对工业经济持续回升形成强力支撑。

  摸排需求

  协助企业签约

  近期,上述27个省份中,至少有9个围绕设备更新开展了对接会、推介会等活动。例如,5月17日,2024“制造翘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武汉举办,聚力推动湖北新一轮工业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

  从活动内容看,各地对接会主要由政府组织、企业参与,为企业设备更新提供咨询服务,开展供需专场对接,协助企业现场签约或签署意向合作协议。其中,有3个省份还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入对接会,开展金融产品对接,为当地设备更新引来金融“活水”。此外,活动开展前,部分地方相关部门还开展了多轮摸排,旨在充分了解当地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实际需求。

  “各地开展对接会、推介会等活动,不仅为设备制造商、使用方、研发机构等各方提供了交流互动平台、创造了合作机会,也为与设备更新相关的企业提供了市场布局和战略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助力设备更新更好更快落实。”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对接会上,企业还能借机“取经”,围绕技术难题求教。

  田惠敏分析称,为进一步推动设备更新稳妥有序落实,各地政府还可以建立设备更新评估、激励机制,对参与企业进行摸排、评估和奖励。评估可以包括设备更新后的企业生产效率、节能减排效果等,相关部门可根据评估结果对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以此形成示范效应。

  多措并举

  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庞大,数量众多,在设备更新行动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较上年底增加1.9万户,达到50.1万户。

  目前,有的企业已积极投身设备更新行动中,有的企业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和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公司将抓住政策与市场机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促进业务规模增长。

  “如何调动越来越多企业的积极性,鼓励其参与设备更新行动,直接影响行动最终成果。”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好政策宣传与解读工作,还要做好深度摸排工作,在掌握这部分企业对设备更新的真实需求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此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可组织经验分享活动会等,邀请成功企业分享设备更新的经验和成果,激发其他企业的参与热情。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商务部24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602亿元,同比下降27.9%。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36.9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详细]

2024-05-26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7.8%。到今年4月,环保税开征已满6年。通过“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机制,环保税推动企业主动减污降排,为经[详细]

2024-05-26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2023年,辽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55.5%,新增“雏鹰”“瞪羚”企业102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41家......打造重大技术[详细]

2024-05-26

  近段时间以来,江西、浙江、重庆、甘肃等多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一些岗位年薪可达60万元至80万元,受到广泛关注。如何看待高薪聘任制公务员?以后会成为主流吗? 资料图:2024年度“[详细]

2024-05-26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详细]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