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新方法解决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难题

发布时间:2024-07-10 08:36:40 来源: 编辑: 浏览:
原标题:新方法解决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难题

记者9日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悉,该校李宜彬教授团队首次利用自主研发的紫外-数字图像(UV-DIC)系统,实现了3000℃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无损检测领域权威杂志《无损检测与评价》。

此前,在超高温极端环境应变场测量领域一直缺乏有效测量表征手段。其主要难点包括:一是超高温热辐射导致测量图像过度曝光,无法表征;二是使用中性密度、蓝光、偏振等多组滤光片,导致测量步骤繁琐,表征成像效果欠佳;三是作为变形信息载体的散斑在超高温中容易脱落,导致测量失败,无法表征。

该论文通讯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山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董亚丽介绍,他们通过紫外-数字图像系统,仅用单个紫外滤光片就有效抑制了3000℃热辐射,同时开发出以碳化铪粉末为散斑材料的超高温散斑制备工艺,最终在3000℃环境下成功测量了石墨热膨胀系数,并清晰记录了被测对象从室温到3000℃的高质量图像。

该成果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山实验室联合研发。“上述3个难点在紫外-数字图像相关的应变场测量方法中均被很好地解决。该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准确测量热端部件在超高温极端热力耦合条件下的热变形,对于助力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李宜彬说。

 (实习记者于紫月)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孙竞、李依环)6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召开数据发布暨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学会等[详细]

2024-07-10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 (记者李依环)6日至7日,第九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论坛以“教育数字化赋能现代书院制育人”为主题,由高校书院联盟主办、北京[详细]

2024-07-10

本报香港7月8日电 (记者陈然)第三届全港青少年中国文化和旅游知识竞赛7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颁奖典礼。本届比赛吸引全港逾200所学校、约7000名学生踊跃参与,获奖学生将获邀前往山西,亲身感[详细]

2024-07-10

生动深刻的思政“金课”、形式丰富的文艺创作、掷地有声的师生心得……首都高校持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着力实现教育入脑、廉洁入心,推动工作见行见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高校结[详细]

2024-07-10

“让游客寄情山水的同时,能知其所以然”“乐山市美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有形态万千的石林景观;在相距不远的宜宾市屏山县,能看到丹霞绝壁环形耸立……”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副所长李忠东(见图,受[详细]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