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力挺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 两部门明确可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

发布时间:2024-07-16 09:01:2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发挥政府投资放大带动效应,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予以支持。

  此次《行动方案》的出台,旨在统筹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低碳化改造和新上煤电机组低碳化建设,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为此,《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到2027年,煤电低碳发电技术路线进一步拓宽,建造和运行成本显著下降;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对煤电清洁低碳转型形成较强的引领带动作用。

  从改造和建设方式来看,《行动方案》明确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三种方式。其中,在生物质掺烧方面提出,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综合考虑生物质资源供应、煤电机组运行安全要求、灵活性调节需要、运行效率保障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改造建设后煤电机组应具备掺烧10%以上生物质燃料能力,燃煤消耗和碳排放水平显著降低。

  《行动方案》称,优先支持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较好、地质条件适宜的地区实施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因地制宜实施生物质掺烧项目,所在地应具备长期稳定可获得的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实施绿氨掺烧的项目,所在地应具备可靠的绿氨来源,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以满足绿氨制备需要。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项目,所在地及周边应具备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场景,或具有长期稳定地质封存条件。

  从降碳效果来说,《行动方案》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即2025年建成投产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度电碳排放应显著低于自身改造前水平或显著优于现役先进水平,并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通过持续改造提升,2027年建成投产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度电碳排放应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50%左右、接近天然气发电机组碳排放水平。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度电碳排放更低、技术经济性更好的项目。

  《行动方案》还提出,对纳入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清单的项目,在统筹综合运营成本、实际降碳效果和各类市场收益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由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共担的分摊机制,给予阶段性支持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绿色债券或申请绿色信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渠道融资,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和支持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上海合作组织正成为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平与外交研究所主任穆罕默德·阿西夫·努尔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详细]

2024-07-16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今天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进行防汛专题联合会商,视频调度四川、安徽、湖北、河南、山东等15省份,研究部署“七下八上”关键期防汛救[详细]

2024-07-16

  多地落实企业信息变更等政务服务改革,给企业带来服务新体验——  减证提速,跨部门的事更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  编者按: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详细]

2024-07-16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政府采购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详细]

2024-07-16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详细]

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