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争相创新制度“拼经济”

发布时间:2024-07-17 08:43:48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16日发布“2023-2024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广东横琴、重庆进入综合排名全国前十名。

  据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是新时代中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部署,2013年至今,分7批设立了上海、广东、辽宁等22个自贸试验区。截至目前,国家层面总结提炼了7批改革试点经验、5批最佳实践案例,共向全国复制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该研究院从“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等五大维度对当前自贸试验区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成效进行考察。根据各指数结果,本年度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呈现如数字化技术应用广泛、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贸易联动动能日益显现等特点。如广东横琴创新性采用“大数据+智能审图”的方式,实现联网内跨口岸数据共享。

  在“投资自由化”方面,得分较高的自贸试验区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应用方面表现突出,部分自贸试验区开始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市场主体参与和市场化导向。“金融改革创新”指数结果显示,自贸试验区在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扩大金融开放、加强金融监管能力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一些自贸试验区金融产品与服务得到不断创新,一些则在跨境金融合作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如重庆自贸试验区的奥特莱斯REITs项目等。

  “政府职能转变”指数结果显示,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制度创新的趋势日益显著,主要集中在行政审批优化、政府服务便利化等领域,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法治化环境”指数结果显示,较为亮眼的制度创新有健全自贸区政策法规体系、改革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符正平表示,中国自贸试验区在上述五大维度方面的探索,为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开放不间断提供了创新积累和实践支撑。他建议,下一阶段的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强化制度集成创新,推动跨部门、跨区域的系统化制度创新。探索建设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服务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详细]

2024-07-17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命运。   在开放[详细]

2024-07-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我国改革发展作出重要部署。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国[详细]

2024-07-17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产业体系最完备、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长三角重要一极,江苏与沪浙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详细]

2024-07-17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重塑生产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战略布局,努力抢占科技和产业竞[详细]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