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重大项目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下半年基建投资料持续发力

发布时间:2024-07-17 08:43:4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4%、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832亿元……上半年,重大项目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有效发挥了扩投资稳增长作用。

  专家预计,在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以及项目建设速度加快等多因素支持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提速,更好发挥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器”作用。

  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国铁集团7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73亿元,同比增长10.6%,创历史同期新高;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日前介绍,上半年,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783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352亿元,增幅4.7%。

  多地重大项目开工投资进度“过半”。例如,1月至6月,四川省70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03.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64.4%、超时序进度14.4个百分点。截至6月底,江苏省今年安排的450个省级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68亿元,完成率达57.2%;228个计划年内新开工的省级重大项目,已开工195个,开工率达85.5%。

  “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凸显。”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8.4%,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5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还将呈现“压茬”推进态势。多地近期就项目谋划储备作出部署,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增添后劲。四川省发改委表示,将聚焦“两重”建设和“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继续谋划储备一批既稳当下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尽早落实开工条件,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资金项目“双向奔赴”

  重大项目加快落地,离不开资金的有效保障。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有关部门统筹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和中央预算资金,合理安排发行、使用进度,推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为推进投资领域提质增量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

  国债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增发国债1.5万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同时,自5月开闸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正有序发行。地方债方面,据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1月至6月累计发行新增地方债1825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4935亿元。

  从财政支出来看,前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支出增长较快,较好地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

  后续资金支持仍有保障。一方面,新增专项债发行将提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5月至6月专项债发行已明显提速,预计三季度是专项债发行高峰,将给基建投资带来支撑。

  另一方面,各地正加强调度协调和要素保障,满足重大项目融资需求。例如,江苏省将以“融资服务推进月”为抓手,强化金融服务质效,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项目融资支持力度,让更多融资有效支撑重大项目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多重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

  “在财政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和项目建设速度加快、重大项目保持充沛和低基数效应共同推动下,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提速。”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其中基建投资增长6%。

  基建投资是稳经济的重要抓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下半年内需尤其是基建托底经济的必要性上升,加上财政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将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全年增速有望回升至7%左右。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从投资领域看,“两重”及“平急两用”领域可能是基建投资重点增量领域。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陆续发行,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逐季提速,预计全年增速达6%。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详细]

2024-07-17

  当今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沉渣泛起,逆全球化暗流涌动,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利益,关乎人类命运。   在开放[详细]

2024-07-1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我国改革发展作出重要部署。7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  国[详细]

2024-07-17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产业体系最完备、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作为长三角重要一极,江苏与沪浙皖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详细]

2024-07-17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催生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重塑生产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战略布局,努力抢占科技和产业竞[详细]

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