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8日),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在京成立。我国将加快推进医疗保障标准化建设,统筹制定各项医疗保障标准,推动各项标准贯彻实施,为医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国家医疗保障局自2018年成立以来,就以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为突破口,制定发布了医保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等18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构筑了全国统一的医保标准库和数据池;通过梳理全国现行近33万条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形成了14688项全国医疗服务项目,确保医院治病收费清楚,群众看病付费明白;将全国359个统筹地区的地方“门诊慢特病”病种支付标准,规范统一为1029个病种代码,为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五个“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但全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体系,标准不统一、数据不互认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政策衔接和数据共享,为此,国家医保局成立全国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组。
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介绍,接下来要坚持科学权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规范管理和提升服务为出发点,参照国国际国家和行业已有标准,科学制定标准,构建医疗保障标准化新体系。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9
2024-07-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