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中国要求加强汛期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救灾

发布时间:2024-07-23 09:03:10 来源: 编辑: 浏览: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据中国国家文物局官网22日发布的消息,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汛期文化遗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其中要求整体提升文化遗产抵御灾害的能力,避免文化遗产“受损即消失”。

通知要求,加强对山地、低洼地、临江临河区、临近行洪区等高风险地区文化遗产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维修工程工地、考古发掘工地等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险情及时采取围挡、遮盖、加固、支顶、排水等针对性措施,备足应急物资,清理排水通道,必要时可临时断电。

通知要求,加强对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美术馆、遗址公园、文化遗产类景区等人员密集开放区域的应急管理,明确游客应急疏散引导线路,预设应急避险场所。加强对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村镇、传统村落以及园林、古树名木等的安全隐患排查,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避免因暴雨、洪涝、损坏等对文化遗产和周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通知还要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抢险救灾,妥善做好支护、遮护等后续保护工作,全力搜集、保存好旧构件,组织修缮修复,将文化遗产损失降到最低。对无法及时排水、出现险情的文化遗产地和公共开放区域,要做好人员疏散转移,并设置警戒线。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文化遗产损害的,各级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分工,按照文化遗产价值特征和保护要求,尽快开展受损文化遗产的修缮修复和挡水防淹、防洪排涝等设施改造,整体提升文化遗产抵御灾害的能力,避免文化遗产“受损即消失”。(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新华社贵阳7月21日电 题:从“黔中第一漂”复漂看体旅融合新突破新华社记者 齐健时隔20多年再次开放,素有“黔中第一漂”美誉的洛北河漂流,20日吸引超过3000名漂流爱好者打卡,成为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详细]

2024-07-23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刘微)据网络平台实时数据,截至目前,2024年暑期档(6月至8月)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元。《抓娃娃》《默杀》《云边有个小卖部》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位。炎炎夏日,走进电影院[详细]

2024-07-23

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1933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鼎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礼器之一,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流行于整个青铜时代。楚大鼎不仅工艺高超,且腹部和[详细]

2024-07-23

这个夏天,哈尔滨增加了一个不可错过的赏冰乐雪好去处——冰雪小世界(室内冰雪馆),市民和游客开启了“一秒穿越冬夏”的奇妙之旅。在第二十二届中国 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开幕式上,冰雪小世界(室内冰雪馆)成[详细]

2024-07-23

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经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2024年6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7月19日发布。《为什么是邓小平》《现代化的中国选择》《满世界寻找敦煌》《考古学是什么》《创新高地:深圳创新启[详细]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