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科技治污让“酱油湖”变身“生态湖”

发布时间:2024-08-09 10:11:47 来源: 编辑: 浏览:
原标题:科技治污让“酱油湖”变身“生态湖”

8月5日,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以下简称“山师地环学院”)孔强教授在暑假期间赶到了250公里之外的南四湖,对其水体物理、化学、生物指标进行监测。

孔强是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教授团队的一员。横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但污染让它变成了“酱油湖”,甚至曾被专家们称为流域治污“世界第一难”。当南水北调工程启动之后,作为长江水北上必经之地的南四湖治理变得迫在眉睫。

“20年来,我们专心致志干一件事。”张建眼中的这件事便是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流域的水质保护。其中,南四湖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当一项项源于南四湖、用于南四湖的“独家技术”发挥效力后,曾经的“酱油湖”变清了――“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全球极危物种中华秋沙鸭把南四湖当成了它们的乐园。

治理“酱油湖”,需要借助科技力量。

在该团队接受任务时,挑战不小。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业废水……随着53条支流携污染物不断汇入,当时的南四湖变成了鱼虾绝迹的“集中纳污区”。

随着山东省“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的实施,南四湖流域水质逐渐提高,但与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要求相比,仍然要跨越三个以上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类别,难度极大。绿色高效的人工湿地技术成为优先选择之一。

人工湿地是人为构建、模拟和控制的类似沼泽的地面。人工湿地中的基质又称填料,主要用来吸附、过滤污染物,也为植物和微生物生长提供载体并为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提供反应界面。

张建团队成员之一、山师地环学院师资博士后纪明德向记者展示了一幅图:当污水进入河流后,污染物在基质、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被去除。但他提到三大痛点,即传统人工湿地基质水质净化效率低、冬季低温植物“失灵”、工程结构与运行配置不合理。

以冬季低温植物“失灵”问题为例,纪明德进行了说明。湿地植物可吸附污染物质并将其固定在根系上,并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毒无害物质以实现水体净化。但问题在于,植物到了冬天便枯萎“失灵”。该团队创造性地将植物秸秆转化为生物炭,大幅提升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并将生物炭作为填料回填到人工湿地弥补碳源不足问题。

针对三大痛点而生的一系列技术不但优化了南四湖的水质,更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实现了广泛应用,相关成果登上《自然综述:地球与环境》杂志。

“我们用300亩试验工程摸索技术参数,用1500亩示范工程积累工程应用经验,最终用了近十年在国内实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张建表示,上述数据、经验及成果支撑了3个国家湿地公园、山东省26万亩人工湿地工程的建设和运行。

“水清不代表无污染。”如今,这句话饱含着张建团队的新目标。近期,他们瞄准了隐形污染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它们被称为“新污染物”。

新污染物之所以“新”,一方面是相对于常规污染物而言,它们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型环境污染物;另一方面,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可被识别出的新污染物还在快速增加。

“如果说之前的污染物是‘厘米级’,那么现在到了‘纳米级’。”张建表示,他们正在做的就是找到新污染物的“克星”。

多环芳烃具有诱变、致癌等毒性,传统人工湿地对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极差。通过多年研究,张建团队发现微生物降解是人工湿地降解多环芳烃的主要机制,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自动潮汐流人工湿地系统,通过优化系统氧化还原环境,实现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和营养元素氮的高效去除。这一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学术刊物《水研究》上,并且已经落地。

治理流域污染,隐形污染物不可忽视,这支团队已找到破解之道,并持续推而广之,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于晓明 王志 董广远)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太极-Ⅱ”光芯片首次实现大规模光训练记者7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系方璐教授课题组与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首创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详细]

2024-08-09

原标题:以实验室为家的“背心院士”激光陀螺,是自主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被誉为现代高精度武器的“火眼金睛”。1971年,当钱学森将两张写着激光陀螺大致原理的纸交给国防科技大学时,中国在该研究上[详细]

2024-08-09

原标题: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202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为宣传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激励广大教师以实际行[详细]

2024-08-09

原标题:新研究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方案城市高楼林立、道路纵横,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热源,这导致城市区域比周边乡村温度更高。如何缓解这种城市热岛效应?7日,记者从东南大学获悉,该校建筑学院曹世[详细]

2024-08-09

  教材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其数字化发展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详细]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