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6.2%!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发布时间:2024-08-09 10:12:01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前7个月,出口方面,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速较快;进口方面,主要能矿产品、关键零部件、重要设备以及消费品进口稳步增长。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速较快

  出口实现稳定增长。前7个月,我国出口1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值得一提的是,前7个月,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具体来看,海关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国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

  “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主要因为机电产品是我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之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表示,7月当月,机电产品出口延续稳健增长,美元计增长10.6%,人民币计增长9.7%,均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单月美元出口额创近16个月新高,供给韧性明显。

  高士旺表示,全球电子产品需求复苏、半导体行业回暖、国际市场补库存和中国供给韧性,推动计算机、集成电路、汽车、家电等重点行业7月出口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其中,汽车出口继续较好表现,出口量值均连续46个月同比增长,7月出口量55.3万辆,较6月增加6.7万辆;船舶前7个月累计出口3470艘,同比增长28.3%,出口额同比增长79.7%至244亿美元;集成电路全球市场企稳,出口量价齐增,出口额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其中近3个月同比增幅超过20%,前7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2.5%至902亿美元。

  此外,从市场分布看,7月,我国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东南亚联盟、欧盟、美国,其中,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2.2%,对欧盟出口增长8%,对美国出口增长8.1%。

  展望下半年,高士旺认为,尽管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但我国机电行业供应链具备韧性和完整性、机电企业深耕国际市场,有助于稳定和提升机电产品的全球份额和出口稳健增长,预计机电产品全年出口可实现稳定增长。

  需要关注的是,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此前指出,下半年最大的风险来自美国总统换届后中美经贸冲突的可能升温,如果美方再度上调关税、加强原产地规则、向日韩墨等国施压、打压中间品贸易,可能会冲击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稳定。

  能矿产品及消费品进口稳增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7个月,随着国内生产持续改善带动相关产品进口加速,我国进口规模稳中有增。具体来看,前7个月,我国进口10.57万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主要能矿产品、关键零部件、重要设备以及消费品进口稳步增长,金属矿砂进口量同比增长6.2%,平板显示模组、电子元件、服装等进口分别增长19.8%、13.1%、8.6%。

  吕大良表示,当前国内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不断优化,带动主要能矿产品、关键零部件、重要设备以及消费品进口稳步增长。我国持续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世界提供更大市场空间和更多发展机遇。

  就月度数据来看,以美元计,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涨幅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进口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大幅提升9.5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846.5亿美元。具体来看,7月进口增速由负转正,且远超预期,除了得到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提振,进口价格上涨也是一大原因。

  海关数据显示,7月,大宗商品中,原油进口量同比下降3.1%,但进口金额同比上涨7.9%;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同比上涨10%,进口金额同比上涨10.8%;成品油进口量同比下降27.9%,进口金额下降3.4%。

  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7月进口增速反弹超预期。7月外贸进口同比增速反弹至6.6%,主要是国内需求持续复苏,外贸企业补库存需求逐步增强,加上低基数效应。他认为,从趋势看,我国进口有望逐步改善。国内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加大,消费和内需复苏,企业经营改善带动补库存需求;加上低基数影响,预计年内进口将保持扩张。

  “尽管近期经济存在一定波动,但整体而言,中国宏观经济新周期的正循环可能正在启动,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而内需的修复将对进口形成支撑。”国联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樊磊在研究报告中称。

  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

  外贸经营主体持续活跃。前7个月,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达60.9万家,同比增长8.8%。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八成,数量增长10%,合计进出口13.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占我国外贸的比重为55.1%,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在保持对传统市场韧性的同时,我国对新兴市场进出口持续向好。前7个月,我国对欧盟、美国、韩国、日本合计进出口8.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4.2%。

  同期,对东盟、中亚、拉美、非洲合计进出口7.6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1%和5.7%。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报告》显示,中国与东盟已连续四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合作发展需求和趋势,预计今年东盟仍将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报告指出,自2022年1月RCEP正式生效实施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呈现更加紧密、活跃、全面、深入的发展局面。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贸易投资的热门地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显示出较强韧性,并产生了积极的外溢和示范效应。

  报告建议,要实施好制度型开放,高质量落实RCEP,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同时抓住新兴产业契机,拓展数字转型、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

  此外,前7个月,我国东部、中西部、东北地区充分发挥各自区位特点和产业优势,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1%、2.5%、2.1%。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今年7月以来,受第3号超强台风“格美”、第4号台风“派比安”等带来的多轮强降雨影响,长江、黄河、淮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共发生13次编号洪水,上述流域部分省区遭受[详细]

2024-08-09

  记者7日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汽车、电工装备等重点产品表现稳健,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  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总体稳定,机械[详细]

2024-08-09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2024—2025学年全国计划选派15952名教师,其中初中计划选派6655名,小[详细]

2024-08-09

  海关总署8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详细]

2024-08-09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2024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执法力度,有力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充分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构建全[详细]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