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每当唱起这首源自经典儿童剧《马兰花》的童谣,总能叫人回到无忧无虑的童真年代。
近年来,儿童戏剧佳作不断,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帮助孩子们了解世界、感悟人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她此次在全国两会上带来的提案也与此有关,“希望能够遴选一批优秀的儿童剧进入美育教育中,让更多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到儿童剧,让艺术的种子播撒到更多孩子心里。”
儿童戏剧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
提起儿童剧,许多人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等儿童剧“专属”题材。“其实儿童剧的题材无所不包,儿童剧的创作空间非常广阔。”冯俐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价值不言而喻,现实题材的创作不可获缺。“孩子们当下的生活和感受需要表达,也会为未来留下这一个时代的身影。”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改编经典童话或神话确实是最‘保险’的,家长容易选择‘经典’,虽然每一个改编作品并不等于经典本身。”在冯俐看来,现实题材儿童剧的创作很难,但却是孩子们非常需要的。
儿童成长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过程。“现实题材儿童剧作品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对生活的了解、对社会的理解,并在了解和理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冯俐说。
“这就要求我们创作者要在‘阅尽千帆’之后,仍然能保持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要真正走进孩子中间,站在他们的视角,倾听他们的心声,用更丰富、更具想象力的艺术呈现方式,创作出走进他们内心的作品。”冯俐说。
儿童戏剧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桥梁
《萤火虫姐弟历险记》传递了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理念,《木又寸》从银杏树的视角阐释生命的去处和出路……这些年来,中国儿艺为孩子们带来了多部话题相对“深奥”的优秀剧作。
对此,冯俐认为,成人世界的许多问题、思考,其实都可以放进儿童剧,“很多孩子会问的问题,比如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往往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回答的。我们在作品中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地帮助孩子理解这个世界。”
“给孩子看的作品,不应该纯粹是简单的、甜美的,因为这并不真实。”冯俐表示,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每天的生活碰到的困难其实一点都不少,“试想,一个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要离开爸爸妈妈、要一个人吃饭……这对小孩来说其实是很大的难题。如果我们能在作品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考虑、和他们共情,让他们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感到自己被认同,我觉得这是好事。”
此外,冯俐认为,好的儿童剧一定是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好的儿童文艺作品一定是既贴合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时又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厚度。孩子能看得懂、孩子喜欢,大人也依然能够在里面读出他能感受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爱孩子,更要懂得如何爱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是每一个中国儿艺人刻在心上的话。“创作出更多好的儿童戏剧,同时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它们,是我们一直坚持在做的两项事情。”冯俐透露,今年,中国儿艺还将前往河南省光山县参加首届乡村儿童艺术节,“希望能把戏剧艺术带给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戏剧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儿艺在去年启动了“绽放·启航”儿童青少年舞台艺术作品孵化计划,“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计划,能发掘、培育更多不同风格样式的儿童青少年戏剧作品,为中国儿艺高质量发展注入朝气和活力。”
“要爱孩子,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除了儿童戏剧的创作之外,冯俐也一直关心着儿童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如今,许多家长其实非常爱孩子,想教他们特别多东西,但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消化’和学习的时间。孩子没有真正掌握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大人的期望,甚至会开始自我怀疑。”
对此,冯俐希望,能进一步给孩子们“减负”,把更多选择的空间还给孩子。“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应该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最符合他们天性的爱好去发展自己。”冯俐说。
监制:黄维、雷阳
统筹:刘颖颖
文案、采写:韦衍行
剪辑:王晓啸
视觉设计:王柯涵
素材来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6-26
2024-06-26
2024-06-26
2024-06-26
2024-06-2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