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总结了我国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多个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在保障个人信息权益方面,白皮书指出,通过专项治理,侵害用户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力遏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从不同的方面为人们赋能,购物、通信、就餐、出行……影响维度无所不包,连接能力无远弗届。
互联网赋予我们便利,也不断滋生新的问题:小到个人隐私、信息茧房,大到知识产权、国家安全,都一直是网络时代的治理难题。尤其是个人信息保护,与每个互联网原住民息息相关,已成当下互联网治理的必答题。
由于互联网平台极其充分多元,大多数人不可能只在一个平台、一个软件上留下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相互连接、彼此认证的,这放大了个人隐私泄露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群体效应,即便发生了隐私泄露事件,追责起来也面临重重困难。
诉诸法律,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为保护个人信息,我国一直在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多年来,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我国先后通过民法、刑法和专门立法,构建个人信息权益全链条保护的法律屏障。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典,在前期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民事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作了系统规定。2021年,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设置严格的法律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随着法律体系的逐步健全,一系列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案件得以依法惩治:山东临沂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几名犯罪嫌疑人最终被绳之以法;杭州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两名造谣者被刑事立案并判刑;德阳女医生不堪网络暴力自杀,3人因侮辱罪获刑……
法律昭昭,不让好人受冤,不让恶人作歹。在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正在夯实,尊重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益的风气正在形成。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我们要充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自觉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需要网民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懂法、守法、提升自我修养,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王言虎)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7
2024-01-17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