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北京冬残奥选手和她的“眼睛”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题:57岁北京冬残奥选手和她的“眼睛”
新华社记者张骁、姚友明、张睿
戴着口罩,岁月在她脸上刻下的年轮仍清晰可见。摘下口罩,她笑得腼腆,因为牙齿也不再齐整。
在这个“90后”选手都被视作老将的青春赛场上,琳达·勒邦与众不同。这位“准奶奶级”的57岁比利时残奥高山滑雪运动员走过了人生半程,依然有梦要追。
勒邦20岁开始滑雪,是一名滑雪教练。48岁时,她的眼睛出现黄斑变性,这种主要因衰老带来的视障,是岁月传来的明确信号:“你老了,是时候远离体育了。”
然而,即使视力不足健全人十分之一,依然不能阻挡勒邦寻找光明。她转战冬残奥运动,她要继续滑雪,与自然博弈的高山滑雪。
高山滑雪,雪上运动“皇冠上的明珠”。赛道建于崇山峻岭中,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受伤、复健、再滑雪……很难想象,她为站上北京冬残奥赛场付出过多少努力。
更传奇的是,她带着小自己35岁的女儿一起参赛。
临登机前,勒邦长期合作的领滑员不能随她前往北京。领滑员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勒邦的世界几乎漆黑一片,谁来帮她听声辨位,冲下高山赛道?
是女儿,那个3岁时被勒邦教会滑雪,19年后成为队友的女儿。
女儿是她心中长不大的孩子。她习惯了做“母亲”,吼叫着让女儿打扫房间、多吃蔬菜。但女儿是长大成人的女儿,上了大学就很难再陪在母亲身边。
前往北京前,她们已多年没有在一起滑雪。
然而,当二人同时站上“雪飞燕”赛道,母女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勒邦不再是“母亲”,她像蹒跚学步的儿童一样,全心全意地听从向导的指引。这位向导可以趁机“报复”,大喊着为“队友”构建“地形图”:前面是直线,你得加速了!前面有弯道,你听到我的话了吗!
对全世界母女来说,这种经历都是特别的。但离开赛场,母亲还是母亲,女儿还是女儿。她们分享着所有的爱,但没有共享同一个房间。
“我自己住习惯了,和妈妈一起住有些奇怪,所以分开更好。我们住在延庆冬残奥村同一个院子里,但生活在不同的房间里。”女儿吉洛特笑着说。
对绝大多数组合来说,视障运动员和领滑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但这对真正的亲人,最终因配合时间太短,没能一起登上领奖台。
“我不会难过,因为我和女儿在一起。”勒邦说,“我相信未来的每一滑,我们都能做得更好。”(参与记者:马邦杰、刘扬涛)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08
2024-02-29
2024-02-18
2024-02-07
2024-02-0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