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太空垃圾光污染严重——地球上,天文台或无处安放

发布时间:2023-03-28 12:50:08 来源: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佚名 浏览:

太空垃圾光污染严重——

地球上,天文台或无处安放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梦然

近年来,近地轨道卫星和太空碎片数量一直在增长,预计还在加剧。

尤其自2019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了第一组由数千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以来,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增加了一倍多。每一颗新卫星都会增加它撞击另一个绕地球轨道运行物体的风险,产生更多碎片,连锁反应下,由“级联碰撞”产生越来越小的碎片。

这些太空垃圾的威胁,近年来被提到过多次,但这一次,科学家将视角聚焦在碰撞本身之外。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天文学》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专门探讨了人造卫星和空间碎片对夜空亮度的影响。不断增加的“太空垃圾”云,将光反射回地球,这导致了天文学界的严重忧虑:光污染的潜在影响,及它对地面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的潜在干扰。

“明亮的夜空”致天文数据损失

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意大利光污染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法比奥·法尔奇团队表示,地面和来自近地轨道卫星的光污染正在增加。他们说,由于光污染,地球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偏远之地能满足安放天文台的标准了,即没有光污染、晴空数量多、视野效果好。

这组科学家提出,对抗光污染和太空污染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而非技术问题,他们认为应当引入约束机制,停止夜间人工照明和卫星集群的迅速增加。

美国暗夜咨询有限公司的约翰·布兰特尼及其同事在一篇观点文章中,计算了近地轨道卫星和太空碎片增加的总体影响,他们认为,这导致全球夜空亮度潜在上升,造成面天文数据损失,因为宇宙信号可能在噪音里丢失,也可能减少地面发现和一些观察项目的机会。最新建模研究显示,在未来十年内,夜空最暗的部分将变得更亮,而天文台能够看到的恒星数量减少约7.5%。

天空正在飞速变化

尽管可能很难注意到,但天空正在以天文数字的速度变化。

地面上的光污染与天空中卫星和碎片相结合,意味着天文学家正慢慢“耗尽”真正黑暗的地方来研究星体。

斯洛伐克科学院研究人员米洛斯拉夫·科奇法吉团队提出了一个模拟夜空亮度的新方法。他们解释说,夜空建模通常使用米氏理论对光散射的理解。这种方法提出了夜空中光散射的一个简单的物理图景,易于计算。但研究团队发现这一方法可能对真实世界情形过于简化,可能导致低估天空辉光。

美国旧金山大学天文学家阿帕娜·温卡特珊在一篇全球视点文章中,讨论了近地轨道日益拥挤的特征,并强调了这对天文观察和全世界黑暗天空的消极影响。她认为,人类从先辈那里继承了太空的美好,亦应将美好传承下去,太空“通过科学、叙事、艺术、起源故事和文化传统连接我们彼此——而现在它岌岌可危。”

从地面到天空的光污染

在这次讨论之前,科学界早已展开过光污染对天文学领域影响的研究,不过,主要针对地面光源。

在地球陆地表面的很大一部分,天空在日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散发着人造暮光。这种“天光”是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光污染形式,会影响昼夜活动的动物,会破坏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会对观星和天文学产生负面影响。

今年年初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城市环境中,星星从人类视线中消失的速度是惊人的,星星能见度的变化可用每年7%—10%的天空亮度增加来解释。如果继续以这种速度发展,一个出生时能看到250颗星星的孩子,在18岁生日时只能看到100颗星星。

这是2011年至2022年间50000多次肉眼观察夜空的分析结果,它表明“污染”人们视野的,除了光学光源,其实还有各种无线电源,如手机、无线互联网发射器、GPS卫星等。

尽管人们对光污染的认识在不断提高,但目前的照明政策还没有带来任何改善,至少在陆地层面上如此。人们希望在太空层面,一切还来得及。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我是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处的处长,你放心,有我在,保你没事。”这是李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时的惯用话术。目前,李某因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详细]

2024-01-19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8日至19日,内蒙古、陕西及华北、黄淮部分地区仍有降雪,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雨势较强。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将于20日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气温下降明显,寒意逼人[详细]

2024-01-19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详细]

2024-01-19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4-01-19

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里说,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