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姚洋谈产业链转移:企业多元化多国化是合理的 意味着中国工业升级

发布时间:2023-03-29 17:43:28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网财经3月28日讯(记者 陈娟娟)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今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在主题为“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的分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在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企业多元化多国化的做法是合理的。

  他对此解释道,按中国经济的比例和贸易体量来说,迁出部分的业务量相对较小。有些企业把生产设施迁到东南亚,这对现在的中国企业来说是很自然的。三十年前,中国大陆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来自海外的资本涌入大陆。而今天中国大陆的人均收入按实际价值计算已经达到台湾、澳门三十年前水平,按照这种计量,中国把处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不见得是坏事,可能对中国还是好事。这意味着中国中国工业已经升级了。

  同时他认为,这对周边国家来说也是利好,对东盟国家、印度等一些周边的处于亚洲发展中国家来说也许是福音。也会帮助改善中国地缘政治,因为这些国家将会与中国制造业更加紧密融合。

  对于“有一天中国会失去世界工厂地位“这一说法,姚洋认为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内,中国不会失去这样的头衔,中国依然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业枢纽。过去十年,趋势是全球制造业向三个区域涌入。比如2010年苹果手机的生产成本中中国只占到了3.6%,今天是25%。苹果手机制造最大的贡献来自于中国和韩国,尽管苹果手机把一些生产设施迁到了印度和周边国家,这也没什么,因为它们一些中间部件依然是进口来自于中国,这会驱动中国产业的升级。

  谈到部分产业链外迁,姚洋认为,中国出口增长依然强劲,中国仍然是世界的生产中心,因为中国的产业规模巨大以及产业链完整,所以对于高端行业来说,离开中国几乎不可能。

  对于有嘉宾认为全面国产化可能会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但姚洋持不同意见,他表示,我们一直在强调要维持一个开放共融的国际环境,过去四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国家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一个保障,但是在一些领域,美国人对我们的打压非常厉害,比如在芯片领域,我们不得不自己做自己的东西,完成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现在看来,在芯片领域我觉得28纳米以上的芯片中国实现不说完全自主,但是去美国化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恐怕也必须这么做。

  他强调,美国人这么做事实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芯片迭代非常快,我们现在看到电子芯片已经到了极限,台积电下一步是3纳米芯片,再下一步是2纳米芯片,物理意义上到头了,没得发展,所以下一步新的技术一定是光子芯片。整个世界我们看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仍然在,只不过是美国拒绝,“我不想要这些红利,我也要把中国打趴下”,感觉就是它既不能把中国打趴下,又把自己拖在很快就要落后的赛道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短时期有些企业受到的打压限制非常多,但是在中长期来说,只会加速中国赶超美国的步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