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吸引不少人的关注。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这项赛事为广大文物工作者搭建起了展示技能、互学互鉴的广阔平台。经过激烈角逐,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等6个竞赛项目,共产生一等奖10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42名。
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一场技能大赛,不仅有助于激发广大文物工作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同时对于推动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交流和人才进步,促进文物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实,不仅在文物行业,“以赛促建”这种活动模式广泛存在于在各个细分行业中。
比赛不仅仅是竞争,更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比赛中,参赛者可以与其他队伍的专业人才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技术和经验,及时了解掌握业内最先进的技术经验,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彼此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因此,技能大赛也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方面,“以赛促建”可以激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挖掘和培养优秀人才,助力科技研发。同时,有利于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系统有效地挖掘企业需求,有的放矢、下大力气解决共性问题。
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创新大赛,鼓励社会大众和企业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可以激发创新和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在比赛中涌现的优秀成果案例,能为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应用方案,将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激发创新热情,实现产学研融合研发的良性循环。例如,智能制造大赛可以推动普及信息技术,促进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医疗科技大赛可以推动医疗科技的发展,展示和推广先进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体系,无疑将更好发挥“以赛促建”的作用。职业技能类赛事,可主要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各类行业企业负责承办。建立比赛激励机制,获奖者不仅收获物质奖励,还可在评职称、晋升等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先权。当前,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功能,善于把握利用“以赛促建”的育人优势,开展教学比赛、校园技能大练兵等,促进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技能和思想素养。
当下,人工智能突飞猛进,针对这一未来科技趋势,更有必要未雨绸缪,通过“以赛促建”,如举办人工智能算法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自然语言处理大赛等,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赛促建”也要与时俱进,及时对赛制迭代升级,利用新技术服务赛事活动。简单来说,每一场比赛都会产生海量数据,对此,应当制定赛事活动大数据采集利用规则,合规使用比赛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助力技术改进升级,挖掘数据背后的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技术成果更好地转化应用。
(作者:庄得宝,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