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科技自主创新对中国有多重要?”
日前,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首席专家邢继在问答社区知乎上回答网友该提问时表示,“‘华龙一号‘是我国基于三十余年核电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自主研发并成功建设的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在设计、设备、燃料、软件、建造、运行维护等领域均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图为“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工作一线。
“华龙一号”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
科学技术创新始终贯穿着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又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这一世纪工程承载了几代核工业人的梦想,邢继在回答中突出介绍了核电的安全保障:“‘华龙一号’创新性地采用‘能动加非能动’的安全设计理念,充分吸收了福岛事故经验反馈,满足我国和国际最新核安全法规标准的要求,在安全、技术和经济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作为“华龙一号”的总设计师,邢继揭开了这一大国重器的安全秘密:“我们给它设计了双层安全壳,安全壳的用料和结构都是现有核电技术里的最高级别,可以抵御大型飞机的撞击。让它可以抵御17级台风、9级地震的强度。”
“可以这么说,针对‘华龙一号’防御能力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做了冗余设计,给它配备了世界上最坚固的盾牌。”邢继总结道。
三代核电站建有三道安全屏障:燃料组件,一回路的压力边界,还有反应堆的安全壳。在任何事故情况下,只要这三道安全屏障有一道是保持完整的,就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邢继自豪地宣称:“‘华龙一号’在三道安全屏障上都采取了刚才所说的能动加非能动”技术,来保证每一道安全屏障的可靠性,能够确保我们不会发生类似于福岛这样的核事故。”
作为互联网上重要的科普阵地,知乎网友对科技话题关注度极高,邢继的权威回答更是迅速引发热议。答主“唐果”在讨论中点赞:“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美国核电站频繁事故之际,欧洲核电处于休克状态之时,中国第三代自主研发核电技术体系为世界提供高性价比的参考。”
这背后正是“华龙一号”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的具体体现。在回答中,邢继进一步解释其领先之处:“首先是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统一。‘华龙一号’采用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技术标准,并通过渐进式改进形成高度成熟的技术方案;第二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华龙一号’满足我国对‘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电机组‘从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的安全要求,完全具备应对类似福岛核事故的能力,同时与当前三代主流机型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竞争力。”
图为“华龙一号”工程外景
核技术不再冷冰冰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
核技术的应用看起来很遥远,实际上也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邢继透露:“中核集团就采用辐照技术,给大批医用防护装备包括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做了快速灭菌处理。”
除了人们熟悉的核电,核工程师还将核能,尤其是辐射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蔬菜、粮食的保鲜,辐照酒等。邢继认为,北方寒冷地区可以将核电站设计或改造成热电联供的电站,利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一些蒸汽向热网供热,或者建造面向城市供热专用的低温供热堆,输出温度100度左右的热水,“如果采用固有安全性极高的核能供热的这种方式将对城市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好处。”
除此之外,为彻底解决冶金行业的高碳排放问题,中核集团就提出“核能制氢、氢能炼钢”的思路,联合钢企、大学机构开发核能制氢技术。邢继在回答中提到:“我们也可以将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蒸汽转化为工业蒸汽供周边产业园区生产使用,将核电站发出的多余的电用来进行海水淡化、制造氢气等多种用途,打造面向工业园区的‘电、热、汽、氢’综合清洁能源服务。”
核技术的未来发展道阻且长,任重道远,但邢继充满信心,他说:“核技术应用产业化在我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发达国家核技术应用产业贡献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到4%,而我国仅占0.4%左右。这些也是未来相关从业人员会努力的方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3-11-12
2023-09-26
2023-06-20
2023-06-14
2022-03-13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