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乡村振兴,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高校该如何主动投入、整合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推动产教用结合,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智力和技术保障?
3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部分代表、委员,听听他们有着怎样的看法与建议。
发展特色产业需综合施策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行动需求,加快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复合型人才,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使命担当。”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说,发展特色产业,涉及农庄规划、乡村治理、农产品物流、农产品加工、农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施策、全面发力,而产业兴旺是重点。
目前,脱贫地区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经济实力薄弱、科技人才缺乏,基本投入不足等共性问题。同时,在农业领域产教融合“痛点”也显而易见,如校企合作缺少相关平台支撑和机制保障、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复合型人才紧缺等。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常州大学史良法学学院名誉院长曹义孙委员认为,“必须要突出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地实际,提供智力和技术,加快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助力产业兴旺和农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扬州大学持续实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与地方合作建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实体机构和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为地方制定农业产业规划、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将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新型农业技术和先进装备送到农村,应用到农业生产一线。
焦新安介绍,“先进装备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有效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也解决了种植业秸秆还田、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土地污染等难题,并以低碳、生态、高产、高效的方式,推动种植业向规模化、精装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使农业产业走向高质量。”
焦新安认为,当前高校要紧密对接中央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发挥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自觉担当地方高校服务乡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任。
智慧农业是产业发展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曹义孙说,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曹义孙眼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必须顺应数字经济这个发展的最强趋势,充分发挥政府关于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攻关,积极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乡村数字化建设力度。
曹义孙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更需要相关的数字化人才和农业专业人才,高校应该面对农业发展与乡村数字化的需要,可以在专业设置、学生招生、培养方案、就业定向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供“量身定制”个性化和专门化服务,为现代化农业园区经营与管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红色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广大师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的思想认识,让更多青年人才走向乡村振兴“新战场”。
相关代表、委员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在制定行动计划的同时,要成立产教融合试点和推进机构,逐步扩大试点地区和试点企业的覆盖面,以及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村科技人才的重视,鼓励高校加快培养更多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新人。
曹义孙还提出,对于高校来说,要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探索建设区域性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地、校村、校企各类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共建乡村振兴产学研用实践基地和服务平台等,瞄准农业科技“卡脖子”难题,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农业成果转化,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加快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优势。(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包海霞 张 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9-01
2024-09-01
2024-08-28
2024-08-10
2024-08-10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