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多措并举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4-01-20 08:45:4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今年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综合效益。

  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9%。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过去以基建投资为主的方式,目前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更为关键,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效益的投资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一方面,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建设和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支撑能力。此外,有效益的投资还可以支持环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谈及有效益的投资时,袁达表示,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持续加强投资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

  在布置接下来的投资工作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强调“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并给出具体措施。

  例如,2023年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就提出,“进一步用好各类资金加强项目建设,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力提效用好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府投资”,“更大力度激发民间投资,建立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推送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实施”。

  1月12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投资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着力加强政府投资管理,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要高质量推进增发国债项目工作”,“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3年12月29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启动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抓紧开展项目筛选复核工作,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的营造,需要投资信心的建设和投资行为的规范,还需要投资主体的丰富和投资生态的优化。”田利辉表示,未来可以着力发展和繁荣金融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需要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要推动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辛国斌介绍,2023年,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辛国斌介绍,2023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电信[详细]

2024-01-20

  我国的“GDP3万亿俱乐部”城市,一口气迎来两个新成员。  它们就是重庆和广州。随着两地相继宣布GDP将破3万亿元大关,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深圳(2021年)之后,我国“GDP3万亿俱[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截至去年底,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根据研究机[详细]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