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机构需打造更强资源配置能力 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发布时间:2024-01-20 08:45:4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近日,多家金融机构纷纷作出部署,划定新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做好“五篇大文章”等被频频提及。

  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机构。专家表示,金融机构需打造更强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提高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需不同机构定位清晰、分工协作,共同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使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短板待补

  “目前,我国已成为金融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银行体系,第二大保险、股票和债券市场,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表示。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已经超过400万亿元,数量达4000多家。保险公司总资产约30万亿元,数量超过200家。

  “总体来看,金融机构存在大而不强、以间接融资金融机构为主的短板,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总体偏弱,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深度以及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辐射力还远远不够。”任涛说,培育强大的银行、保险、投行和投资等金融机构,不仅任重道远,而且非常迫切。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金融机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不断增强,但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化展业能力与国际先进机构相比仍存在差距。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我国金融体系已初步完成“从小到大”的量变,但从客观上看仍存在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中介机构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找准定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对金融机构的定位纲举目张。

  在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看来,建设金融强国,金融机构需要找准定位,要对照金融强国的建设目标校准发展战略,提升自身战略与国家战略的适配性。

  专家表示,大型机构需争当“领头雁”,在服务国计民生和助力实体经济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中小金融机构需错位发展、培育特色,提高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力争“小而美”“精而优”。

  任涛表示:“各类金融机构应明确自身定位,充分发挥优势,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职能定位,在国家战略领域做到敢为勇进;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要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引领者,主动融入并影响全球金融体系的先锋队,做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发挥枢纽功能;中小金融机构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边界,开展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服务地方、服务中小企业。”

  蓄势待发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金融机构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金融机构要牢牢锚定金融强国目标,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敢为、敢进、敢退,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构建与五篇大文章等领域需求更相适应、业务更可持续的金融产品体系、机制与服务,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任涛说。

  目前,各类机构已开始谋篇布局,蓄势待发。尤其是大型银行、保险、券商机构,积极发挥头雁角色,应进一步优化金融供给的时度效,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

  例如,工商银行称,将落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要求,精准传导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多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中金公司表示,将服务好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速建设成为一流投资银行,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围绕五篇大文章,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持国企深化改革、民营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持续加大金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

  多家头部保险公司表示,紧扣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通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好风险管理责任。通过保障民生安康,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风险保障。通过建立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机制,在应对重大突发事故、自然灾害方面发挥好风险减量管理作用。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辛国斌介绍,2023年,稳增长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辛国斌介绍,2023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电信[详细]

2024-01-20

  我国的“GDP3万亿俱乐部”城市,一口气迎来两个新成员。  它们就是重庆和广州。随着两地相继宣布GDP将破3万亿元大关,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深圳(2021年)之后,我国“GDP3万亿俱[详细]

2024-01-20

  中国网财经1月19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截至去年底,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根据研究机[详细]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