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重大突破!首个石墨烯制成的功能半导体问世

发布时间:2024-01-31 09:40:33 来源: 编辑: 浏览: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马雷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碳化硅上生长的超高迁移率半导体外延石墨烯》,已于1月3日在《自然》杂志网站上在线发布。

据悉,该研究成果成功地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打开了石墨烯带隙,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一突破被认为是开启石墨烯芯片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

石墨烯,作为首个被发现可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二维材料,其独特的狄拉克锥能带结构,导致了零带隙的特性。“零带隙”特性正是困扰石墨烯研究者数十年的难题。如何打开带隙,成为开启“石墨烯电子学”大门的“关键钥匙”。

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马雷研究团队通过对外延石墨烯生长过程的精确调控,成功地在石墨烯中引入了带隙,创造了一种新型稳定的半导体石墨烯。这项前沿科技通过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时间及气体流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了碳原子在碳化硅衬底上能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半导体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远超硅材料,表现出了十倍于硅的性能,并且拥有硅材料所不具备的独特性质。

该项研究实现了三方面技术革新,首先,采用创新的准平衡退火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超大单层单晶畴半导体外延石墨烯(SEG),具有生长面积大、均匀性高,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弥补了传统生产工艺的不足;第二,该方法制备的半导体石墨烯,拥有约600 meV带隙以及高达5500 cm2V-1s-1的室温霍尔迁移率,优于目前所有二维晶体至少一个数量级;最后,以该半导体外延石墨烯制备的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比高达104,基本满足了现在的工业化应用需求。

据介绍,在本次天津大学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的突破性研究中,具有带隙的半导体石墨烯为高性能电子器件带来了全新的材料选择。这种半导体的发展不仅为超越传统硅基技术的高性能电子器件开辟了新道路,还为整个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动力。随着摩尔定律所预测的极限日益临近,半导体石墨烯的出现恰逢其时,预示着电子学领域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其突破性的属性满足了对更高计算速度和微型化集成电子器件不断增长的需求。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 1月30日,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全国人大常委会[详细]

2024-01-31

人民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天津纳米颗粒与纳米系统国际研究中心教授马雷及其科研团队,日前在半导体石墨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团队的研究成果《碳化硅上生长的[详细]

2024-01-31

据新华社吉隆坡1月29日电 (记者汪艺、许馨予)为庆祝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马中友好之夜”暨2024马来西亚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开幕式28日晚在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大厦举办。 本次艺术节[详细]

2024-01-31

原标题:山西晋中实施民办学校积分管理  每发现有一项“一般负面清单”,扣2分;每发现有一项“重点负面清单”,扣4分……1月27日,记者从山西省晋中市教育部门获悉,该市对民办学校开展积分管理考核,[详细]

2024-01-31

原标题:香港科技大学成立3个科创实验室1月下旬,记者从香港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成立数据科学基础、再生生物学以及对流与降水3个科创实验室,旨在培育科创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据了解,3个科创实验室[详细]

202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