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北京市将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即“3个100”市重点工程。其中,包含120个新建项目和180个续建项目,力争当年竣工项目65个。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11亿元,对全市投资的支撑比例保持在三成以上。此外,在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超50%,投资额占比逾七成。
重大科创及现代化产业项目
计划投资551亿元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现代化产业项目将聚焦携手津冀打造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城市未来持续增长能力;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实现新突破;强化数字赋能,加速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培育壮大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水平;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投资,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51亿元。
具体来看,包括六个方面。加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排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10个;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医药健康产业投资新增长点,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30个;持续提升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重点金融功能区建设,安排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18个。
此外,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大模型聚集地,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安排数字经济项目15个;加力发展创新型总部经济,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安排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22个;加强高品质文化旅游设施建设,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安排文化旅游项目5个。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计划投资571亿元
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围绕打造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坚持融合联动,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功能区能源保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当年计划投资571亿元。
据悉,将主要建设六个方面,包括,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搭建市郊铁路“一干多支、对角交叉”主骨架,安排铁路、公路项目26个;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保持高强度轨道交通建设,安排轨道交通项目12个;强化多网融合,促进站城融合发展,优化枢纽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9个。
此外,织密城市路网,全力提升骨干路网规划实施率,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4个;加强重点功能区能源保障,开展燃气、供热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固废处理等城市运行保障设施项目17个;加快建设布局5G基站和云计算中心,基本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扩区任务,完善城市智慧物流体系,安排新基建项目12个。
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计划投资1689亿元
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将聚焦“七有”“五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扩大绿色空间规模,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的生态服务;建设强有力的防汛救灾体系,推动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积极拓展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提升百姓获得感;当年计划投资1689亿元,占比超六成。
其中包括,坚持职住平衡,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力度,安排政策性住房项目5个;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皇城景山片区、钟鼓楼周边、新首钢等区域功能重塑、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安排城市更新项目7个。
此外,扩大文化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建设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补充体育设施短板,安排文化体育项目9个;加快推动花园城市建设,持续打造绿意盎然、舒适宜人的慢行环境,安排绿化项目10个;加强山洪沟道和城市内涝治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一批可承担生态、游憩、景观等多种功能的滨水廊道,安排水务项目18个;持续开展传统商圈改造提升,拓展消费场景,发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安排消费新地标项目5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2024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中,社会投资项目占比超50%,投资额占比逾七成。一批城市更新、医疗养老等领域项目引入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迸发。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同步推出了预计后续年度实施的临空经济区国际消费枢纽、首都规划展览馆等200个重大项目列入2024年前期推进项目,力争推动一批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2-02
2024-02-02
2024-02-02
2024-02-02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