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向海而生千古颂,活力“泉”开看今朝

发布时间:2024-02-02 09:18:28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一座城市,既承载着历史的淘洗,也不乏文化的厚重,那我们会说它足以称之为幸运。泉州,就是这样一个被垂青的明珠。作为拥有深厚海洋文化底蕴的泉州,自古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包容、经济繁荣、自由开放的城市范式,它的光芒足以闪耀千年,至今始终不减。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福建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主题活动围绕“耕海千帆竞”“刺桐万国商”“古厝吐新生”“爱拼才会赢”四个篇章开展主题讲述,为世人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泉州。

  泉州的名字带有“泉”字,但它却是向海而生的城市。熟悉世界历史的人都知道,近代诸多大国崛起的过程,往往都与“海”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这其中也蕴藏着时代发展的逻辑关系——谁能跨越海洋,谁就能勇立潮头。在“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中,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等多个博物馆负责人,考古工作者以及非遗传承人,以“船”“桥”为意象,讲述泉州耕海不息、向海而兴的故事。我们也由此感慨,泉州它对于“向海而生”这四个字的理解,是以“千年”计的。

  作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泉州自带“闽海云霞绕刺桐”“秋来海有幽都雁”等诗句加持,而这也只是泉州文化矿藏里的一隅——悠悠千载,泉州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深远驻足,还有文化的星光熠熠。珠玉自在眼前:本次活动就从非遗文物和非遗传承人的视角切入,以讲述与表演结合,生动展现蟳埔簪花、南音、南戏等泉州非遗的技艺之美、匠心之美,展现新时代泉州人的锐意进取与开拓精神。历史场景几经转换,而泉州文脉所带来的印记,却始终清晰。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海洋与文化的交织,宛如东南沿海那惊涛拍岸般的雄伟。同时,这股“时与势”也孕育出一种力量,推动泉州儿女去劈波斩浪、去扬帆起航。有一首闽南民歌蜚声海内外,而它的歌名《爱拼才会赢》,更像是泉州人的的性格使然。在这块被风吹拂的热土上,如今在运动、服饰、纸业等领域涌现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走在前列的一批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历史由人来书写,时代由人来创造,当一个个“大”与“小”在泉州交织,我们也将见证这座城市、这群人们更多的惊奇与可能。

  向海而生千古颂,活力“泉”开看今朝。璀璨辉煌的过去是一种财富,但泉州更执着于随着时代大潮澎湃涌动,去创造一个个新的传奇——拼出一个“民办经济特区”,诞生了“晋江经验”,大步迈向“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细数泉州的“光环”,总能体会到这座城市性格的一脉相承:千年前,这里百业俱兴、儒商并重、诸教共存;千年后,这里联通中外,盘活有无,放眼全球。都说“东南有海浩无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无远弗届,随着海洋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泉州也将拥抱更大的“蓝海”,驶向更美的未来!(皮波)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守护“人间烟火气”的“小店经济”将迎来政策大礼包。1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全国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向好,活跃度和营收水平实现“双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详细]

2024-02-02

  中国网财经2月1日讯 为全力做好我国中东部近期将发生的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灾害防范应对,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全系统做好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通知[详细]

2024-02-02

  中国网财经2月1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2月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介绍,2023年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详细]

2024-02-02

  中国网财经2月1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2月1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介绍2023年全年财政收支情况,并答记者问。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司长侯俊明表示,数据资产已经成为促进[详细]

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