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中央农办有关负责人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记者 史丽 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
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3日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2月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解读文件时表示:“文件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韩文秀将文件的总体框架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两个确保”,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个提升”,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重点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两个强化”,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支持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当前,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祝卫东表示,稳定播种面积,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围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将重点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强化政策举措。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实现三大主粮保险全国覆盖、大豆保险有序扩面。
同时,今年将多措并举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种子上,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突破性进展。在耕地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质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正在研究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具体实施办法
韩文秀表示,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长期以来,产粮大县往往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这个问题不解决,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影响生产保供的大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围绕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作了有针对性的部署。
纵向上,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取消对产粮大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配套要求。针对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薄弱问题,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今年将在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等5个粮食调出量大的主产省(区)开展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开。
横向上,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今年要力争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基本思路是统筹考虑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因素,由主销区给予主产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推动横向利益补偿见到真金白银,并进一步拓展产业、人才、技术服务等协作方式,多出实招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
产业上,拓展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支持东北地区发展大豆等农产品全产业链加工,打造食品和饲料产业集群,促进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加快粮食主产区兴县富民步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2-06
2024-02-06
2024-02-06
2024-02-06
2024-02-0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