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在硬化地面覆土、将灌木林地等调整为耕地 一批国土变更弄虚作假典型问题曝光

发布时间:2024-02-21 08:53:5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记者今天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该部日前公开通报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专项督察发现的7个弄虚作假典型问题和9个工作不认真、把关不严造成调查结果耕地面积错误超过1000亩的典型。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结果中的耕地数据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基本依据。为配合做好2023年度考核工作,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对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同步开展专项督察,聚焦耕地流入流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责任,严把变更调查质量关。

  其中,督察发现的7个弄虚作假典型问题为: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政府、顺义区北小营镇北小营村村委会弄虚作假在硬化地面覆土,两区调查自查未发现问题;山西省大同博信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弄虚作假在硬化地面上覆土,天镇县调查自查未发现问题,大同市检查及山西省核查把关不严,未发现问题;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政府和嵩溪村组织以临时移种甘蔗定点摆拍方式虚假举证,造成耕地调查不实;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弄虚作假将209亩养殖坑塘违规调查为耕地;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弄虚作假举证,将1278.1亩灌木林地、乔木林地等其他农用地调查为耕地,县级政府对调查工作组织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县级核查流于形式;重庆市璧山区大路街道办工作人员在开展变更调查工作过程中,采取养殖水面间插“谷桩”方式举证,调查人员将88.53亩现状不符合水田调查标准的图斑调查为水田,璧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未对举证材料严格审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政府通过召开会议方式有组织地主导弄虚作假,导致8900亩耕地调查不实,定西市自然资源局核查未发现。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开年拼经济,抢抓开门红。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安徽、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等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谋划开年经济工作。   人民网财[详细]

2024-02-21

  在全国两会前召开的地方两会,往往被视为新一年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会已经全部结束,地方两会通过的2024年省级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发布。[详细]

2024-02-21

  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是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重要形式,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凝聚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详细]

2024-02-2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详细]

2024-02-21

  2023年,全国人大社会委加强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联系,以推进社会建设领域法治建设为目标,提前部署,扎实推进,全面提高办理工作质量,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行使职权。  为做好代表议案办理工[详细]

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