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软实力快速提升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4-03-13 09:29:3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英国品牌顾问公司“品牌金融”近日发布的《2024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排名》报告显示,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升至第三位,“得分提升幅度最大”。正如美国Medriva网站所指出的,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变化,还是一个信号,表明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品牌金融”公司在报告中将软实力定义为“一个国家通过吸引或说服而不是胁迫”影响国际舞台上各方偏好和行为的能力。国际上对软实力的定义有多种,但总体而言,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集中体现。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给人带来的感受更多是亲近、喜爱和尊敬。

  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力量源泉从何而来?“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成为中国突出的国家形象”“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备受认可”“中国发展道路对本国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条条海外评价揭示中国软实力提升的“奥秘”所在:以中国文化感润世道人心,以中国发展增益世界繁荣,以公道正义维护国际秩序,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行动树立起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软实力快速提升,有赖于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创新力。这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和力:春节文化在国际社会越发深入人心,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中国语言文化、中医、太极拳、书法在海外广受欢迎;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孙子兵法》《道德经》等著作“圈粉”无数……也有现代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山海情》《三体》《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陆续“出海”,引发海外年轻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建立话题讨论标签;“科目三”舞蹈、《原神》游戏等“中国制造”文化产品走红海外……中华文化受热捧,既因为中华文明史悠久辉煌和文化资源丰富多元,更在于中国对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视。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从而巩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优势。

  中国软实力快速提升,有赖于中国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的溢出效应、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Temu和Shein等在线零售平台因产品时尚多元、性价比高,成为全球消费者购物新选择。海外汽车博主紧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动态,评测视频的关键词是高科技、设计感、时尚感。从“中国品牌”“中国平台”靠品质在海外打响名号,改善无数家庭生活质量,到“新三样”出口助力各国绿色转型,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再到发展民生项目坚持义利相兼、先义后利,助力非洲等地区工业化进程,乃至开展航天国际交流合作、共享尖端科技成果,让人类探索的脚步挺进星辰大海……这些中国软实力提升的新动向新载体,背后的“硬支撑”是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诸多领域,在数字技术、新能源等重要赛道,中国已处于世界前列,为发展孕育出新动能、开拓出新纵深,借由这些成果转化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海外,让海外人士深刻感受到“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形象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中国软实力快速提升,在于中国理念在国际舞台上越发深入人心。中国倡导以和为贵,促成沙特伊朗历史性和解,斡旋缅北达成停火协议,在巴以问题上为恢复和平奔走;中国倡导合作共赢,推动“金砖大家庭”不断扩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深入、促进共同繁荣……中国持续贡献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共产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中国方案和理念,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优秀精神,本着天下一家的情怀,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标本兼治的方案,让命运与共、和合共生等理念在国际社会越发深入人心。中国智慧和方案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超越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陈旧逻辑,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繁荣提供丰富思想滋养。中国还以实际行动不懈探索和实践,不断强化世界对于中国向上向善的国家形象认知,成为中国软实力持续提升的核心源泉。

  知行合一、名实相符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突出特征。正因如此,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越来越为人熟知。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全国两会持续吸引世界目光,多国人士高度关注中国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他们表示,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带动全球发展的引擎,将有效促进各国的发展和技术变革。  泰国前副总理 泰中文化促进委员[详细]

2024-03-13

  3月11日,贵州省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于3月18日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215.614亿元。这是贵州自2023年10月以来第6次披露拟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已发行及拟发行规模合计2803.997[详细]

2024-03-13

  今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了无可争议的“C位”热词。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4年工作任务时要求,“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新质生产力”首次[详细]

2024-03-13

  来源:新华社微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详细]

2024-03-13

数据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受访中外专家认为,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详细]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