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四|史前楼阁建筑长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4-03-27 08:28:15 来源: 编辑: 浏览:

约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农田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屈家岭先民勤劳智慧,他们夯实“地基”、盖起三层楼阁式建筑;他们筑造起规模庞大、多功能的水利设施,抵御水患、灌溉农田……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为世人展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文明图景。

日前,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入选。屈家岭遗址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和冢子坝等10余处地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距今约5900年至4200年。这里的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建筑和水利工程设施,成为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

  屈家岭遗址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屈家岭遗址进行过多次考古发掘。2015年起,为推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此开展新一轮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发现。

2021年秋天,在遗址中心区一处高地,考古队偶然发现了纯净的黄土台基,紧接着一处红烧土模样的“磉墩”显露出来。“随即,更多的磉墩揭露出来,它们排列有序,连成直线,转角亦为垂直,可以确定发现了建筑基址。”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德伟说。

经过接下来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引起考古学界高度重视的屈家岭宫殿式建筑——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F38初露真容。

在建筑区内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围合而成的5间“房子”内,70多个磉墩个个醒目,体量最大的长约3.3米,宽约1.7米。

“这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不是专业考古人员,只能看到‘坑’。实际上,这种建筑结构极具创新性,为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技术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依据,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承担F38建筑复原工作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告诉记者。

徐怡涛说,F38的中心楼阁为套筒式结构,承担两侧建筑荷载,使两侧房屋形成无内柱的开敞空间。

为了把楼阁建得牢固,先民煞费苦心。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说,磉墩制作技术含量高,“先挖走预置磉墩区域的原有软基层,再堆筑纯净的黄土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深坑,烧烤坑壁形成硬结面,再用红烧土混合黏土及少量焚烧过的猪骨填满深坑,形成磉墩”。

2023年12月4日,考古人员在熊家岭水坝遗址现场进行考古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屈家岭文化时期,屈家岭遗址聚落规模急剧扩大,社会加速发展。

“治水是定居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陶洋说,位于遗址东北部的熊家岭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构成要素,是目前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早期坝距今5100年至4900年。

来到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褐色如泥土般夯实的博物馆建筑外观格外抢眼,馆内展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遗址中的多项“第一”——“第一个被命名为考古学文化”“第一个出版考古发掘报告”“第一次明确了我国距今五千年的稻作遗存”……

“今年是屈家岭遗址发现70周年,一系列重大发现凝结着数代考古人的心血。”陶洋说,未来三年,屈家岭遗址考古队还将重点厘清高等级建筑区的完整布局,选择性地发掘外围相关地点,进一步深化屈家岭遗址的价值内涵,讲好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故事。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约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农田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屈家岭先民勤劳智慧,他们夯实“地基”、盖起三层楼阁式建筑;他们筑造起规模庞大、多功能的水利设施,抵御水患、灌溉农田……一系列考古新[详细]

2024-03-27

流量的风吹过,西北小城天水跃升全网话题“C位”。靠着一把把“蔬菜花束”,一勺勺红亮辣椒油,一碗碗“香晕了”的麻辣烫,迷倒了南来北往的客。“工作学习暂停,有急事去趟天水”“天水麻辣烫只有0次和无[详细]

2024-03-27

三月,北方的春日来临。周末,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报国寺人头攒动。千年古刹内,一场场名为“旧书新知·读书报国”的图书交易活动,吸引了数万市民参与。读者从这里带走的书,并非近年来上市的新书,而是或多[详细]

2024-03-27

河流孕育生命,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在距今约6200年至2500年的皖南地区,古老的郎川河缓缓流淌。磨盘山先民在这里依山傍水生活繁衍,除了捕鱼,耕种、狩猎、采集样样在行,展现出闲适的生产生活图景。日前,磨[详细]

2024-03-27

  楼兰,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句脍炙人口。身穿毛织物,足蹬毛皮靴,头戴尖毡帽,距今38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被发现时轰动一时,给人以无尽[详细]

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