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富民产业建在家门口

发布时间:2024-04-02 08:32:2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广西忻城县思练镇加豪村马台屯,只见静谧的山坳里,房屋整齐排列。村居左侧是一个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地在牛舍里嚼食草料。

  如今的马台屯,是村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6年前,这里的村民还各自散居在后方半山腰上。“那时,村民居住和生产条件差,不仅路不通,还缺水,考虑到当地有养牛的传统,有一定产业基础,我们决定带领村民‘下山’。”加豪村党总支书记宋凌云说。

  从半山腰搬到山脚后,村民生活条件改善,养牛产业也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目标,安置点为每家每户建设了一间牛舍。在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肉牛养殖产业规模扩大到350多头。

  在村民杨小益的家里,她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安装的用于找牛的GPS定位系统。“以前住在山上,养牛非常不方便,家里面弄得又臭又脏。现在不仅为我们配建牛舍,还给我提供了5万元养牛贷款。”杨小益说。

  村里大部分贫困户通过养殖肉牛顺利脱贫,有了稳定收入,“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为了克服地少的限制,这几年我们开始向外发展,把集体养殖模式复制到别的村屯。目前已建设3个养殖场,还建了甘蔗种植基地,让种养产业成为易地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项目。”宋凌云说。

  除了在安置点发展产业,忻城县还通过招商引资,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实现稳定增收。裁剪缝纫、打胶折边、剪线包装……在思练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鸿源小区2号标准厂房内,工人正忙着加工皮包手袋,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县里引进皮具加工、螺蛳粉、服饰、床垫、运动器材等生产企业,让搬迁户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鸿源社区驻村第一书记莫会萍说。

  截至今年2月底,全县已有38家企业进驻就业帮扶车间,大力扶持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发展产业,同时强化粤桂协作劳务输出,共帮助4771户、10477人就业,务工占比98.91%,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至少每户一人就业的目标。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广西忻城县思练镇加豪村马台屯,只见静谧的山坳里,房屋整齐排列。村居左侧是一个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悠闲地在牛舍里嚼食草料。   如今的马台屯,是村民易地搬迁[详细]

2024-04-02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举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进展与成效。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透露,当前集中清理各项任务已经完成,清理[详细]

2024-04-02

  走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让空气中充满创新的味道”的标语格外醒目,集成服务中心的咖啡角三三两两坐着洽谈业务的人员。   “科技园自2023年8月30日揭牌以来,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智能[详细]

2024-04-02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月31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8%、53.0%和52.7%,分别[详细]

2024-04-02

  东京作为人口密集的全球化大都市,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巨大的城市发展挑战。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既能适应发展需求,又能保留区域历史特色,成为东京都面临的重大课题。此外,在经济、科技水平提[详细]

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