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 用"长牙齿"的硬举措保护耕地

发布时间:2022-03-13 02:08:14 来源: 编辑: 浏览:

春回大地暖,备耕正当时。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十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决心,为广大农民群众送来了政策春风和民生礼包。”在2月23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等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

去年以来,克服疫情灾情叠加等不利影响,“三农”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新时代新阶段,‘三农’工作就是抓乡村振兴。”唐仁健介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具体看,文件共包括8个部分35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即: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平稳,但仍面临需求刚性增长和结构性矛盾。唐仁健表示,保障粮食安全,重点要靠责任落实、收益保障和基础支撑。目前,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已经国务院审定,分解下达到各省(区、市)人民政府。今年,国家将推动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力争做到政策能保本、经营促增效。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大豆进口量在1亿吨左右,如何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唐仁健介绍,主要通过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发展油料生产等措施,让“油瓶子”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归纳起来就是‘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强调,立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重点做好“定线、定位、定责”,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并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

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在四方面下功夫,包括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以及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今年,将组织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吴宏耀说,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要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刘焕鑫介绍,在乡村建设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做到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唐仁健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典型的“条块结合”的特征,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和地方齐发力。下一步,将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体要求,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同时,推动健全一揽子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乡村发展规律,稳扎稳打。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文慧)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佘家镇党委、政府坚持“本草之乡·康养小镇”的发展目标,创新开展“中药材+”发展模式,初步[详细]

2024-08-27

“种养+”循环体系助力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是山西朔州怀仁市毛皂镇丰茂农林牧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宗旨。 阳光和煦,草长莺飞,正是出游踏春的好时节。7月3[详细]

2024-07-10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5月31日,“魅力山西 晋在眼前”--山西特色产品走进外交部活动在京举行。朔州市共有7家企业和精选的31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亮相外交部。[详细]

2024-06-04

(大视野新闻网讯 )农村五保老人主要指年老体弱、无子女或子女无力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由国家托底保障住院就医。 记者近日在山西省汾阳市采访发现,当地残康中医医院以[详细]

2024-05-15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产业兴旺,富民有望。朔城区从“一棵菜”发力,从“一个棚”出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大力发展&ldquo[详细]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