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李佑楚:“不平凡”遗愿托举青年人才

发布时间:2024-06-07 08:40:58 来源: 编辑: 浏览:
原标题:李佑楚:“不平凡”遗愿托举青年人才

搜索“李佑楚”,网上能找到的只有他简短的个人简介和一些论文链接。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科研人员,却留下了“不平凡”的遗愿:将房产卖掉,全部房款用以奖励后学。

6月4日,李佑楚颗粒学和流态化学科发展基金捐助仪式暨李佑楚青年托举计划启动仪式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举行。该计划旨在点燃更多青年科研人才的激情与梦想,激励更多青年师生勇攀科学的高峰。

李佑楚生前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一生专注于流态化技术及化学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是李佑楚的人生信条。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和李佑楚在快速流态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令国内外瞩目的成绩。李佑楚、郭慕孙等合著的《快速流态化的流动》一文发表在1979年的《化工学报》上,1981年该文被美国《国际化学工程》杂志全文刊译。两人的相关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Li(李佑楚)―Kwauk(郭慕孙)模型。

虽然李佑楚在学术研究成绩斐然,但生活中他却淡泊名利、谦虚低调。在过程工程所师生的眼中,李佑楚永远面带微笑,从不讲究吃穿,艰苦朴素,春夏常是一件白衬衫,秋冬就是一件棕色大衣。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研究员王维是李佑楚的学生。在王维的印象中,李老师关心学生们学业和工作上的困难,唯一的爱好就是工作。

“老师曾给我写了满满两页纸未来可能做的研究方向,让我了解后再选择。”王维说。

退休后,李佑楚一边忙着指导学生,一边潜心著书立说。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2008年,他编著的《流态化过程工程导论》一书终于面世。李佑楚遗孀沐静秋回忆说:“李佑楚曾答应退休后带我出去旅游,可是等到退休他却一直坐在书房里写呀写呀,最终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写成书出版。我既无奈,又欣慰。”

2021年,李佑楚因病逝世。去世前,他曾留下遗愿:将生活了半辈子的房产卖掉,卖房款全部捐献,用于奖励后学,激励更多青年人专注流态化和颗粒学研究。根据李佑楚遗愿,沐静秋将600余万元房款悉数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李佑楚研究员奖励基金。

“李佑楚一直认为自己对国家作的贡献还不够,应该再多做出一些创新成果,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他写书和捐献房款都是希望能对国家、对研究所有交代,对年轻人有帮助。”沐静秋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佑楚青年托举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李静海曾与李佑楚共事多年,他对李佑楚的印象是“低调、平实、实事求是,对年轻人非常爱护”。李静海表示,李佑楚颗粒学和流态化学科发展基金的启动是对李佑楚老师在颗粒学和流态化领域卓越贡献的缅怀,也是对他毕生致力于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的庄重传承与弘扬。

(记者 陆成宽)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体育课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了”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在进行课前热身活动。资料图片深大附中的学生在操场上运动。资料图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详细]

2024-06-07

  本报香港6月6日电 (记者陈然)近日,24个香港高校研发团队与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签署合作备忘录,获得总值逾10亿港元的资助。成为首批落实参与“产学研1+计划”的项目,涵盖健康及医药科学、[详细]

2024-06-07

  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们在上信息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课。  孙凯芳摄(人民图片)   近期,在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2024年自治区信息产业(互联[详细]

2024-06-07

  新华社巴黎6月5日电 (记者徐永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推出“教育绿色化”工具,呼吁增强对年轻人的环境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  据教科文[详细]

2024-06-07

两岸青年在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之“青春当燃・‘骑’乐无穷”2024年鄂台青年东湖绿道骑行活动。 李 溪摄“20年来,我在大陆收获了学业、事业,组建了家庭。这一摞证件就是我在大陆追[详细]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