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还得从 4 月 19 日那张流传的聊天截图说起。截图里显示美团似乎在 “封杀接京东订单的骑手”,违规者甚至会被 “永久封号”。美团虽说当日就紧急辟谣,还放话要追究造谣者责任,可这事儿就像点燃的火药桶,根本停不下来。到了 4 月 21 日,京东直接发布了《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们的公开信》,虽然没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在暗指有竞品平台通过算法来隐性限制骑手接单,逼得骑手只能 “二选一”,结果骑手收入大幅下降,在 16% - 25% 这个区间呢。
其实啊,互联网行业里这种 “二选一” 的竞争套路,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想当年,2010 年腾讯和 360 那场 “3Q 大战”,那阵仗可是震动了整个业界。还有京东和苏宁早年掀起的 “零毛利” 价格战,以及 2021 年阿里巴巴因反垄断被处以 182.28 亿元的重罚,这些例子都说明,在流量争夺面前,部分互联网企业那可是不惜铤而走险。河南臻哲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张继广就说了,如果京东这次指控是真的,美团这种利用算法隐性限制骑手接单的行为,看似给了骑手选择,实际上就是仗着自己在行业内的优势和支配地位,强迫骑手做选择,妥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和以前那些 “二选一” 本质上没啥区别,是《反垄断法》明确禁止的。
面对京东的指控,美团当晚就迅速反击,发布了《关于已辟谣谣言被某平台再度利用的说明》,对各项指控逐一反驳。美团不仅坚决否认自己有 “二选一” 行为,还反过来暗指京东要求全职骑手 “不准跑其他平台订单”,同时还指出京东对骑手实施高额罚款、让商户承担补贴等运营管理问题。不过截至目前,对于美团提出的这些指控,京东还没给出回应呢。
说到这,咱得好好唠唠京东入局本地生活赛道后,和美团等平台在用户、商家、骑手这几个方面展开的激烈争夺。4 月 11 日,京东外卖的 “百亿补贴” 战略正式落地,这可是刘强东亲自推动的。就说那 1 元购奶茶、20 元麦当劳套餐,优惠力度大得惊人,直接就吸引了大学生和京东 PLUS 会员这些群体。部分商品补贴后价格比竞品平台低了 50%,这真金白银砸下去,市场缺口一下子就被砸开了。我自己也在京东和美团 APP 上实测过,差距确实明显。像库迪咖啡的 “经典拿铁 (中杯)”,在美团外卖叠加各种费用和优惠后,最终售价 18.59 元;而在京东外卖经百亿补贴后,原价 15.99 元的商品只卖 5.9 元,还免运费,叠加 1 元打包费后实际到手才 6.9 元,还不到美团价格的 40%,这补贴力度,谁看了不心动啊!
但京东的野心可不止在用户端搞价格战。在商家这边,京东推出 “2025 年 5 月 1 日前入驻享全年 0 佣金” 政策,这可太狠了,直接打破了美团、饿了么的行业扣点惯例。这政策一出来,效果立竿见影,海底捞、瑞幸、汉堡王等超 45 万家品牌商家都蜂拥入驻。有个在多个平台经营业务的外卖商家就跟我说,京东的 “0 佣金” 政策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对中小商家来说吸引力特别大。听说有的中小商户月运营成本降幅超 90% 呢。
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京东也不含糊。全职五险一金全覆盖,而且企业还承担个人缴纳部分;兼职骑手也能享意外险 + 健康医疗险。就冲这福利,吸引力那是相当大。有京东外卖员跟我说,对于收入不稳定的骑手来说,能缴纳五险一金就像有了个保障,身边好多骑手都从别家平台转投京东了。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京东外卖短期内成绩确实不错。上线才一个多月,到 4 月 15 日,日单量就突破 500 万单,占了行业 5% - 7% 的份额。业内人士预测,到年底占比可能会达到 12% - 15%。
其实啊,现在各大平台围绕用户、商户、骑手的多维度较量,已经不是简单的流量争夺了,而是行业承压下的必然选择。就拿在郑州东区上班的林女士来说,她工作忙,几乎每天都点外卖。以前她可能更看重价格,但现在,她最关注的是食品卫生和餐品品质。林女士消费习惯的转变,其实也反映出外卖行业正从 “野蛮生长” 迈向 “精耕细作”。当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开始综合考量食品安全、服务体验和平台责任,这也重塑了整个行业的竞争逻辑。
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来,2024 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 1.64 万亿元,虽说预计 2027 年能增至 1.96 万亿元,但年复合增长率和峰值时期比,已经明显放缓了。增量空间主要靠下沉市场的深度渗透,一、二线城市这种消费力集中的地方,早就陷入存量竞争的胶着状态了。而且,快速发展时期积累的问题,现在也成了行业发展的绊脚石。京东 4 月 21 日 “公开信” 里披露的行业现状,真的让人警醒。超 60% 的餐饮门店处于亏损状态,可部分平台外卖业务毛利率却突破 40%,这平台抽成和商户盈利之间的失衡问题太严重了。还有 “幽灵厨房”,也就是无实体店外卖商家占比持续攀升,这也暴露了行业为了追求规模扩张,牺牲了服务质量。
在这种 “增量见顶、存量血拼” 的市场格局下,京东这些 “老平台、新势力” 的加入,说不定真能重塑行业生态。通过降低商户经营压力、保障骑手基本权益、提升用户服务标准,打破以前 “平台获利、多方承压” 的零和博弈模式。这种转变,既是市场规律的选择,也是监管趋严、资本理性化背景下,行业的自我革新。只有当即时零售真正回归 “服务本质”,实现 “平台 - 商户 - 骑手 - 消费者” 四赢的局面,这个曾经被诟病 “内卷” 的行业,才能迈向更健康、更有温度的未来。
所以啊,大家不妨持续关注这场外卖巨头之间的较量,看看它们还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给我们消费者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哦,祝大家都能财运亨通,生活顺心!
来源:快资讯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5-04-24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2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