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AI拥抱微短剧:技术奇袭如何重构行业

发布时间:2025-08-15 14:31:33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付琳峰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近日,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的AI单元短剧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正式收官,这部微短剧获得超13.7亿的全网曝光量。“通过AI技术,剧集在唯美浪漫、悬疑科幻、荒诞喜剧等不同风格中切换自如,这充分展现了AI在影视领域的巨大潜力。”快手星芒业务负责人张兰兰说。

  风口之上,未来已来。2024年,随着Sora的诞生,文生视频的想象力边界大幅拓宽,AI技术与微短剧两个产业深度融合,变化无疑是革命性的。

  “传统的影视特效是一个投入大、耗时久的制作过程,但引入AI后,一切都变得容易起来。”南宁市灵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力说,“从脚本创作到文生图、文生视频,AI可以贯穿微短剧创作的全过程。”

  从野蛮生长到精品化转型,微短剧产业发展门槛渐高,AI无疑给了尚未入局的人一块敲门砖。拥抱,成了理所当然的姿态。

  “快手星芒短剧正积极拥抱前沿技术,致力于打破形式边界。”张兰兰说,2024年,星芒短剧携手快手可灵AI,打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奇幻微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打斗场景被赞“特效碾压真人仙侠剧”。

  更多的“爆款”正在涌现。由博纳影业与抖音联合出品的AIGC微短剧集《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充分运用AI技术进行场景构建,让奇幻场景变得触手可及;由AI技术与实拍画面深度融合的微短剧《遮天》,全网累计话题量破亿。

  然而,AI技术带来的问题同样蔓延到了微短剧创作中,观众调侃“AI演员不会塌房,但会面瘫”,直切行业痛点。

  “现在AI的技术只适用于特效制作,比如科技、奇幻题材的场景构建,但是人物的细微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常有抽帧的感觉,也就是常说的AI感太重。”邓力说。在他看来,长镜头中人物频繁换脸、动作畸形,在传统动画制作中是不可接受的。

  同样面临的,还有伦理失范的风险。业内人士指出,AI短剧制作基于大模型,数据库在深度学习中,可能被无意识地嵌入带有歧视性的内容,形成不良导向。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晖表示,在看到AIGC对微短剧创作的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挑战,技术局限、伦理风险、版权困境、大众质疑都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

  实际上,AI重构微短剧产业之路,正走在“人机协同”的方向之上。AI承担标准化生产,而人类聚焦创意与情感,在艺术美学上寻求共存。尽管融合方式仍需探索,但各地加密布局AI+微短剧新赛道热情不减。

  今年4月,在广西东兴,国门微短剧孵化基地揭牌暨AI+赋能文旅产业签约活动顺利举办,这是当地政府在推动文旅产业与数字内容深度融合上的一次创新实践。“我们将通过AI+动漫的方式创作短剧精品,并开发衍生产品,延伸微短剧的产业链,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广西阅山海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树说。

  “我们相信,在新技术的助力下,微短剧行业的生产成本将有效降低、制作周期将缩短,影视工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张兰兰说。



来源:新华网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近日,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的AI单元短剧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正式收官,这部微短剧获得超13.7亿的全网曝光量。“通过A[详细]

2025-08-15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在绿茵场上比拼球技、在拳击场上挥舞双拳、在流水线上分拣货物……走进8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人们仿佛踏入了一个未[详细]

2025-08-11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一粒小麦变身精细面粉,一粒稻谷变成晶莹大米,都离不开粮食加工装备的支撑。在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智能碾米机、AI色选机等集体亮相[详细]

2025-08-05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中国西南,云南蒙自的天坑深处,一场“归家”行动悄然进行。  科研人员凭借专业设备沿绳索垂降至60余米深的坑底,在近[详细]

2025-08-03

  (大视野新闻网讯 付琳峰)全球人工智能(AI)在7月的发展像暑期天气一样持续火热,新发布的模型在迭代中更趋实用化,更多资金流入这一领域,不少国家正陆续出台政策推动[详细]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