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们为“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巡展上海站揭幕 上海新美术馆供图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游目骋怀——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巡展日前亮相上海新美术馆。展览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主办。
展览现场 上海新美术馆供图
展览汇聚37位旅德中国艺术家,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设计、建筑以及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仅包括许江、杨起、谭平、朱金石、邓国源、周春芽、张晓刚、马路、王小慧、单凡、王小松、任戎、李继伟、缪晓春等风格语言个性鲜明的创作,也展现了王敏、何见平、滕菲、林存真、何崴等在艺术设计、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成果。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旅德中国艺术家进行的系统性学术梳理,全景式地呈现了该群体在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中融汇两国艺术优长,在时代发展中深入思考与探索的累累硕果。
展览现场 上海新美术馆供图
“游目骋怀”出自王羲之名篇《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正如本次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所言,“‘游目骋怀’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艺术创作方式。‘游目’意味着行走的观看与体验,是在‘游’的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生活进行体察和体验的一种艺术状态。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敞开自己的胸怀,呈现更加宽阔的眺望和更加宽广的表达。旅德中国艺术家跨越文化边界,游走于中德文化交流的桥梁之上,在观览中德艺术传统和现代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将广阔的视野和细密的感思凝练于自身的艺术与设计创作中。因此,‘游目骋怀’的状态不仅是旅德中国艺术家艺术成长、成熟历程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中德艺术交流未来的美好憧憬。”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表示,书画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文明间架起沟通桥梁。希望通过此次作品展,以文化交流为媒,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民间、地方、青年、教育、文化友好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并成为中德两国艺术家开展艺术研讨和文化交流的互动平台,为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担任展览策展人 上海新美术馆供图
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中国前驻德大使史明德从中德友好的角度出发,回溯了中德艺术的交流历程。他说,此次旅德中国艺术家作品展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展示,它让我们看到旅德中国艺术家们如何穿行于中德艺术之间,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迸发创造的活力。他们将中德艺术传统和表现方式相融,呈现出蓬勃的创造生机,为中德两国半个世纪的真挚情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德艺术交流将有助于中德双方携手努力,进一步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为推动创造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该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此后还将巡展至青岛、常州等地。(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8-22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0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