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平遥推光漆器: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生命力

发布时间:2022-03-13 02:08:20 来源: 编辑: 浏览:

        新华社太原3月5日电 题:平遥推光漆器: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生命力


        新华社记者王学涛


大漆之美,坚牢于质,光彩于文。在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平遥古城,漆与艺的结合,是一道古朴雅致、细腻滑润、富丽堂皇的风景。小到首饰餐具,大到家具屏风,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生命力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非遗的光彩在保护与发展中更加迷人。

流光溢彩的漆艺

迎着朝阳,85岁的薛生金走进工作室,在宁静的艺术时光里沉浸五六个小时。耄耋之年的他不仅坚持创作,还带徒授艺。在一次次掌间推磨、一笔笔纹样勾勒中,古朴的小院被明亮的漆器装点。

薛生金是国家级非遗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平遥推光漆器有2000多年历史,唐代负有盛名,明清得到繁荣发展,是中国四大名漆器之一。过去平遥漆器主要以家具为主,老百姓对漆器的需求量很大。

华贵、光亮,是平遥推光漆器最明显的特征。这与它的制作工艺分不开。平遥推光漆器制作分木胎、灰胎、漆工、画工和镶嵌等工序。其中,描金彩绘工艺,反复推光让漆器看上去流光溢彩。

除了工艺,用料也非常讲究。薛生金说,真正的、传统的推光漆器使用的是天然大漆,这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用漆树割掉树皮后流出的浆汁制作漆器,具有环保无毒、耐高温、耐磨损、抗强酸强碱等优点。

“天然大漆的选漆、配料比例都要靠经验。大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在温、湿度都达到要求的荫房中荫干,并没有固定的干湿度标准,全凭感觉。”薛生金说,简单的工艺三五年能学成,如果想全面掌握非得十余年不行,还得去钻研、有恒心。

在抗日战争期间,平遥推光漆艺迅速没落。新中国成立后,薛生金进入平遥县推光漆器厂工作,他师从漆器老艺人乔泉玉,认真探索传统漆器技艺,恢复生产了失传的堆鼓罩漆,并将推光漆器髹饰工艺由过去的3种增加到20多种,还手把手培养出200多名徒弟。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走进平遥古城内的一家漆器店,记者看到,除了常见的漆器家具、挂屏、首饰盒,还有精致的女士手提包、佛像、花瓶摆件、茶具、果盒、文房四宝等。服务员胡丽霞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开始私人订制服务,制作漆器酒盒、面膜盒、珠宝盒等。

“除了能做出不同物品,过去漆器图案以古典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居多,现在图案更加丰富多彩。”胡丽霞说。

依托平遥古城申遗、旅游发展,平遥推光漆器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各级传承人共有9人。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平遥举办了漆文化艺术节、漆艺创意作品大赛、漆艺精品展,出版了书籍《平遥漆艺的发展与创新》。

传承在薛家得到生动诠释,也留下鲜明的时代烙印。

薛生金的大儿子薛晓东是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他曾在高校学习,主张将传统工艺与创新理念相结合,用现代人的理念和审美观点去创新漆艺。

“我们坚持纯手工、天然大漆、矿物质颜料制作,走中高端路线。”薛晓东说。我们制作的漆器产品价格从几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受到不少漆艺爱好者、收藏者的青睐。

薛晓东31岁的女儿薛梦瑶在高校教美术。漆材料较强的可塑性是她爱上漆艺的主要原因。她尝试将漆艺与现代艺术、环境艺术相结合,探索更多可能性。

“其实每代人都在变,都在适应时代发展。”薛梦瑶说,爷爷在创作中以彩绘为主,爸爸结合了蛋壳镶嵌和磨漆工艺,大家的目标就是要让非遗真正走进人们生活,让年轻人喜欢,这样非遗才能走得更远。

新时期的风采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保护、传承、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平遥推光漆器是非遗发展的一个缩影。平遥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霍文忠说,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帮助下,平遥建设了非遗数据库和非遗综合传习中心(平遥县非遗展览馆),对濒危非遗进行抢救记录,尤其对王氏妇科和票号文化开展课题研究和田野调查,出版了《平遥票号史料》《晋商镖局》等书籍,对全县137项非遗都有促进作用。

“互联网+”正在助推非遗市场快速发展。平遥县传统金银器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兴东足不出户就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与银器打交道30余年,他的手艺一直未变。“手工制作的银器有灵气,能把人的思想、感悟融入其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受人们喜欢。”他说。

今年是虎年,国家级非遗布老虎黎侯虎销售火爆。传承人李小梅过年期间就接了20万元的订单。很多人通过网络看到她的作品,慕名联系购买。李小梅在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带动百余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1月总书记曾来到平遥古城。“总书记的到访对我们是鼓励和鞭策,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方向。我们将努力开动脑筋,更好地将非遗文化保护好、传承好。”薛晓东说。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五一假期,大同街巷间人潮涌动、烟火升腾。在府文庙门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梆子的互动展演火热开场,演员们以精湛技艺与游客热情互动,引[详细]

2025-05-03

派对玩出不同,重构「东方草本」酒饮叙事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3月14日,动力火车正式推出龙涩东方草本酒,锚定夜渠中的Z时代与进阶玩家,用东方草本成分引领“朋克[详细]

2025-04-12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节节攀升,相关电影周边也一“吒”难求。朔州市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受到感染,以精湛技艺让哪[详细]

2025-04-08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近日,大同市华严寺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融合理念,成为大同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华严寺以“文化融合”为核心,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详细]

2025-03-09

  ——唐山师范学院学子开展家乡春节年俗调研  作者:李妍娇、王晨燕 指导老师:石瑾、江孝君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记忆,凝聚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2024[详细]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