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河北临西发现明嘉靖年间墓志铭 提及“京通两仓弊事”

发布时间:2022-03-13 02:08:09 来源: 编辑: 浏览:

河北临西发现明嘉靖年间墓志铭提及“京通两仓弊事”


  临西县发现的明代墓志铭石刻。 张玉坤 摄

中新网邢台3月10日电 (张鹏翔 张玉坤)河北邢台市临西县文保所10日透露,近日,该县文保人员在临西县西温村一农户家中,发现一块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墓志铭石刻,距今已有480年历史。

据介绍,这方墓志铭是在农户建房开挖地基时发现的,一直被放置在空闲庭院的角落。墓志铭石刻为正方体,长、宽均为70厘米,高16厘米,青石材质,石刻右上角略有残缺。碑文用楷体书写,字体俊秀,刚劲有力,约有610多个字,记载了当地嘉靖年间进士、提学御史张相的生平履历、家族成员构成及授封情况。


  临西县发现的明代墓志铭石刻。 张玉坤 摄

据记载内容显示,墓主人张相,字子良,从小聪慧,明嘉靖五年进士,历任平阳府推官、山西巡按御史、南直隶提学御史等职务。墓志铭除了介绍墓主人生平,特别对张相因督办“京通两仓弊事”遭到多名官员弹劾而被降职一事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赞扬了张相秉公办事,刚正不阿的道德品质。

据临西县文保所所长张霞介绍,明朝时期,通州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是历史上交通要冲和漕运仓储重地。为了存储漕粮,京城和通州建起了很多粮仓,通称为京通二仓。发现的这方石刻,提及了当时“京通两仓弊事”历史事件,进一步充实了冀南地区的明代史学资料,同时对研究当时的政治、文化、地理地貌的变迁也具有重要历史参考价值。(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五一假期,大同街巷间人潮涌动、烟火升腾。在府文庙门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路梆子的互动展演火热开场,演员们以精湛技艺与游客热情互动,引[详细]

2025-05-03

派对玩出不同,重构「东方草本」酒饮叙事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3月14日,动力火车正式推出龙涩东方草本酒,锚定夜渠中的Z时代与进阶玩家,用东方草本成分引领“朋克[详细]

2025-04-12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节节攀升,相关电影周边也一“吒”难求。朔州市面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受到感染,以精湛技艺让哪[详细]

2025-04-08

(大视野新闻网讯 白雪敏)近日,大同市华严寺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文化融合理念,成为大同文化旅游的新亮点。华严寺以“文化融合”为核心,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详细]

2025-03-09

  ——唐山师范学院学子开展家乡春节年俗调研  作者:李妍娇、王晨燕 指导老师:石瑾、江孝君  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记忆,凝聚着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2024[详细]

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