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2月28日讯(记者 秦金月)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张运凯带来提案《关于持续加强泥河湾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的建议》。
张运凯建议,为加强专业人才支持,将泥河湾研究列入“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级课题中,持续强化考古发掘研究;提升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和河北地质大学泥河湾地质环境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进、培养本地科研力量,保证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的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存丰富,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完整,是探索东方人类的起源之地。
张运凯发现,泥河湾研究和保护利用存在几方面的问题。其中,专业人才匮乏。国内常年直接从事泥河湾第四纪、古人类研究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近年来发掘频度和面积较小,考古发掘力度明显减弱。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了泥河湾遗址群研究保护机构,但是规格较低,难以招到专业人才。
资金支持不足。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功能区提档升级、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绿化、发展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提升等一系列工程需要不断推进,亟需项目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
此外,宣传有待加强。近年来泥河湾品牌宣传取得长足进展,但很大程度局限在学术专业层面,大众认知度不高、吸引力不强,缺乏整体策划、包装和持久宣传推广。
张运凯建议,首先,加强专业人才支持。建议加强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顶级科研机构与河北文物部门的战略合作,将泥河湾研究列入“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级课题中,持续强化考古发掘研究;提升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和河北地质大学泥河湾地质环境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地方政府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进、培养本地科研力量,保证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次,深化保护利用工作。建议设立泥河湾保护利用工作专项资金,给予政策支持,持续提升保护利用能力和水平;支持当地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包装打造,尽快推进4A、5A景区创建,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最后,要做好品牌宣传工作。建议将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组织专人编写科普教材,设计研学路线和讲座课程;建设泥河湾数字博物馆,进行线上互动宣传,全方位提升影响力;尽快启动泥河湾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前期工作,明确申报相关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申报计划和时间表。
据悉,泥河湾遗址群考古科研成果丰硕,登记的旧石器遗址数量由2012年的156处增加至现在的300多处,马圈沟、飞梁、马梁、后沟遗址建立起直立人阶段的地层序列和文化序列,发掘期新增出土文物标本10万余件,早期现代人、农业起源阶段遗存极大丰富,下马碑遗址四万年前早期人类使用颜料的证据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发表,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以“本地演化为主、吸收外来文化影响”的人类演化路线与模式日益清晰。2023年底,泥河湾遗址博物馆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将完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8-22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0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