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质量不高、价格肆意上涨、场地存在安全隐患……3月3日,针对现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存在的种种弊病,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场地、收费、从业人员资格、合同管理等多方面提出新要求。总体来看,此次发布的文件中,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行为规范基本对标了对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规范要求。
一次性收费不得超60课时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公告》的11点要求中,多条要求均涉及机构的收费问题。具体来看,在定价方面,《公告》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培训收费项目和标准。
同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履行合同义务,规范自身收费行为。
在预付费监管维度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预收费须全部进入本机构收费专用账户。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
为了解目前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费用收取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以家长身份随机咨询了一家少儿美术培训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可提供40课时或60课时两种课包,每节课1.5个小时,单价在180-190元。
家长高女士也向记者透露,目前孩子学习的乐高课程单次课170多元,上一个半小时。“基本我们每次都是买40课时,学费在7000元左右。”
从业人员须具备相应资质
据《公告》要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非学科类培训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需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同时,行业组织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培训机构合理定价,规范校外培训服务。
在提升培训质量方面,《公告》提出,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确保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状况、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相适应,且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材料编写研发、审核、选用使用及人员资质审查等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工作职责、标准、流程以及责任追究办法。
在场地安全方面,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应严格落实国家以及行业规定的场地、设施、消防等安全风险防范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自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此外,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时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机构内从业人员则应具备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实际上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很难确立同个标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包括体育、艺术等多个兴趣类别的课程,很难去确定统一标准和要求。所以一方面可以从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入手,进行核查,辅助判断机构的资质和能力。也可以把更多目光放在机构的培训效果上,根据培训效果每半年或者每一年做一次对机构的评估,通过委托第三方的形式对机构的专业资质进行判断。”储朝晖直言。
已整改52个恶意涨价机构
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问题的关注,是此次《公告》内容的重点之一。对标来看,目前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收费参照各地的政府指导价而定。
对此,储朝晖表示,目前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还没有使用政府指导价的概念。“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价格限制是存在的,接下来各个地方可能会依据各地实际情况来提出要求。”
“在收费价格方面,教育部此次发的文件要求明码标价,所以后续各机构的课程价格应该还是通过自主定价的方式确定,但是随意涨价或私下定价的行为将被规范。”储朝晖谈道。
据悉,在此次《公告》发布前,教育部也明确强调,将在下一步把非学科类培训监管作为新的工作重点,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遏制非学科类培训恶意涨价、超时收费等违背公益属性的行为。
而在寒假期间,教育部等三部门也联合完成了对非学科类培训收费的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截至2月15日,各地共排查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8.48万个,发现恶意涨价机构52个。目前,这些机构的违规问题已经整改,相关机构已被严肃处理,培训费恶意涨价部分已全部退还家长。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10
2024-08-10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