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RCEP生效两周年 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日趋紧密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首批32名考察队员抵达罗斯海新站现场
第13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苑举正:“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
RCEP生效两周年 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日趋紧密
新华社南宁1月4日电(记者黄浩铭、朱丽莉、聂新宇)近日,地处中越边境的广西友谊关口岸内一派繁忙:一辆辆中国和越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首批32名考察队员抵达罗斯海新站现场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21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21日下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32名队员搭乘意大利南极洲际航
第13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新华社昆明11月21日电(记者王研)记者从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获悉,21日8时,随着中方53102艇、53107艇从云南省西双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苑举正:“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
新华社台北11月21日电题:台湾大学哲学教授苑举正:“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新华社记者刘斐、石龙洪他是生于
  • RCEP生效两周年 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日趋紧密
  • 第40次南极考察丨首批32名考察队员抵达罗斯海新站现场
  • 第135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启动
  • 台湾大学哲学教授苑举正:“我是百分之一百的中国人”

要闻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中证金融、证券业协会配套制度规则同步发布实施。新的配套制度出台将给市场带来不小的变化。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全面

2023-03-07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开年以来,多地出台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节能降碳和数字化改造是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应有效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数字化手段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让传统

2023-03-07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走上通道。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国家消防救援局于今年1月6日刚刚挂牌,由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森林消

2023-03-07

全国政协委员郑亚莉(受访者供图,央广网发)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果君) 就业是民生之本。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稳就业工作意义重大。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

2023-03-07

央广网北京3月7日消息(记者 雷妍)肺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其年发病82.8万人,年死亡65.7万人,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首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椿接受央广网

2023-03-07

央广网深圳3月7日消息(记者 彭艺娑)围绕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儿童青少年亚健康问题、养老托育职业队伍建设等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积极建言献策。作为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今年继续关注民生问

2023-03-07

新华社圣彼得堡3月5日电(记者安晓萌)中国对稳定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发挥重要作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经济系世界经济教研室副教授伊琳娜·科库什金娜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科库什金娜说,尽管去年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和

2023-03-06

中新社厦门3月5日电 (记者 杨伏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其中的最新涉台表述,多位在厦门发展的台商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感到暖心,也更具信心。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当

2023-03-06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在医食住行里,感知中国施政的民生温度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黄钰钦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从医疗卫生到粮食安全,从住房保障到交通出行,5日提请十四

2023-03-06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题:明确步调 中国式减碳如何稳步推进?中新社记者 常涛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稳步推进节能降碳,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谈及今年政府

2023-03-06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题:发挥所长、服务所需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彰显中新网记者 杨程晨“希望各民主党派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202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同各

2023-03-06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海外华侨华人热议中国两会:提振信心 凝聚侨力中新社记者 徐文欣中国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海外华侨华人高度关注政府工作报告等内容,认为中国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以及相关部署,为外商与华侨华人到中国投

2023-03-06

热点关注

专题聚焦

头条阅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