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国常会是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关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并作出明确部署,充分体现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对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市场形势,本次会议有诸多积极表述,意味着将有更多硬招、实招推出,政策效果有望逐步显现,并持续增强市场信心。
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资动态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表示,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有助于提高投资者长期回报,促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他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险资权益投资比例、鼓励权益类基金发展、推动养老资金、社保资金和企业年金入市,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引导资金留下来。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认为,中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助于引导市场向价值投资转变,尤其是当大盘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的时候,发挥其“压舱石”的作用,稳定投资者信心。同时,在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利率中枢长期下行的背景下,以养老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权益资产投资,也是多元化居民资产配置、让居民共同享受经济增长红利的重要方式。
他表示,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政策环境,完善中长期资金提升权益投资比例的业绩评价、考核机制、约束机制等制度安排,从而适配中长期资金对于降低风险和稳定收益的双重追求;另一方面也要继持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全链条监管,鼓励上市公司提升对长期投资者的收益分配,从而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从17%提升至23%,已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下一步,证监会将进一步确立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市场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改革,更大力度引入中长期资金,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投资者长期回报。
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
会议提出,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会议强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表明还会有更多硬招实招推出,政策效果将会逐步显现。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资本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信心容易受到影响,需要采取更加给力有效的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信心。具体而言,进一步优化规范一级市场定价、严厉打击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加强信息披露和引导,提升政府关切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利好政策协同效应等等。
在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看来,市场短期波动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较大,当前股市估值已较低,长期投资性价比高,可大力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以降低市场波动。后续,需要实施更大力度的稳增长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速预期回升,并使股市基本面好转,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
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会议还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这体现了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思想。资本市场运行是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情绪面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镜像反映;看待资本市场问题,要坚持系统性思维,跳出资本市场看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需要宏观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协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发展宏观环境。
陈洪斌认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助于节省政策空间,提高宏观政策传导效率,有助于解决从政策端传导到资本市场端可能存在的协调失灵问题。
田利辉表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需要保持政策目标和措施的一致性,不同部门政策需要协调,多种政策工具需要协同配合,避免政策冲突或空白,这样才能够更好提升政策的效果,稳固经济回升和促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具体而言,在制定宏观政策时,需要明确政策目标,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与总体目标相一致; 在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需要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避免政策措施之间的冲突或重叠;在实施宏观政策时,需要保持政策执行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后续随着政策工具不断加强创新和协调配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资本市场有望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24
2024-01-24
2024-01-24
2024-01-24
2024-01-24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