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多措并举巩固外贸基本盘——2024年开年经济一线观察之四

发布时间:2024-01-24 08:30:56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对外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需求低迷,我国外贸如何巩固基本盘?

  开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运用新技术、优化市场布局……新华社记者在一线调研采访中观察到,新年伊始,各地区各部门、广大外贸主体迎难而上、多措并举,在创新求变中抢抓市场新机遇,打造竞争新优势。

  创新引领,增强综合竞争力

  1月15日,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嘟——”随着汽笛鸣响,比亚迪“出海船队”首船“BYD EXPLORER NO.1”(比亚迪“开拓者1号”)举行了首航仪式。这艘搭载了5000多辆新能源车的滚装船,将驶往欧洲港口。

  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如今“新三样”海外走俏。在这背后,我国货物贸易的产品结构在持续变化,而产业升级的脚步始终如一。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看来,通常国际市场对一些“老”产品的需求存在“天花板”。“在全球市场总体饱和的状态下,创新尤为关键。”她说。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许多企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力争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

  TCL推出115英寸QD-Mini LED巨幕电视等产品,海信带来100英寸“卷曲屏”激光电视、小型超轻薄激光电视……202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智造”闪亮登场。

  “就家电产业而言,中国企业出海优势不再是单一的供应链成本优势,以前更多是拼价格,现在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三高’优势。”海信国际营销公司总裁方雪玉坦言。

  不少企业锚定数字化转型发力,锻造竞争新优势——

  走进晶澳科技位于石家庄的生产基地,一台台机器人挥舞“手臂”加工产品,一辆辆AGV小车自动来往输送物料,硕大的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该基地电池车间一天可生产400万片光伏电池片,加工为光伏组件后销往全球各地。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但中国光伏企业具有规模化生产、成本竞争力以及技术创新的优势。”晶澳科技副总裁祝道诚说,企业大力研发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订单交付更加准时可控。

  企业的努力,可以在一系列数据中得到印证。2023年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一、二、三季度规模逐季抬升,四季度向好态势明显,12月当月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厚积成势,培育外贸新业态

  作为全球贸易的新势力,跨境电商让更多人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既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又助力我国产品通达世界。

  据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这些天,义乌市盛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鑫鑫盘算着试水拉美电商平台美客多。作为跨境电商行业“老兵”,目前他率领团队在亚马逊、速卖通、多多跨境等多个平台上销售厨房用具、家居产品等。

  “过去一年,多多跨境等平台上的‘全托管’服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原来做内贸的厂家,都在通过这种模式出海。”郭鑫鑫介绍说,全托管模式下,厂家只需把货发到平台国内仓库,后续的跨境物流、营销推广、退换货,甚至法务都由平台负责。

  外贸新模式的兴起,让更多小微企业敢于尝试做外贸;而新技术的落地,则成为众多现有外贸商家增效率、降成本的“利器”。

  “你看,这是我的‘数字人’分身,只要对着镜头录一段中文视频,就能快速转化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36种版本,动作、表情甚至口型都很自然。”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伞生意的张吉英举着手机向记者展示。

  去年以来,生成式AI技术加速落地,浙江义乌也发布了商贸领域大语言模型,打造出4000多名“数字老板娘”,张吉英就是其中一位。这段运用AI技术制作的视频一经发出,不仅吸引了老客户的关注,还为张吉英增加了不少“新粉丝”。

  使用AI智能客服、一键生成商品海报、“数字人”全天候直播……今年元旦假期,一些外贸商家没有休息,忙着在各大电商平台抢订单。很多人认为,随着数字贸易快速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针对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难点、堵点,海关总署表示,今年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推进跨境电商智慧化监管,保障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和通关便利,不断提升海关监管效能和相关企业、广大消费者的获得感。

  做大市场,塑造开放新优势

  近日,在位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的友谊关口岸,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

  一辆辆从越南入境,满载菠萝蜜、火龙果等新鲜水果的货车排队入关,驶入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一辆辆驶向越南的货车也忙个不停,将各类出口电子元件送到位于越南的组装工厂。

  进口水果“抢鲜”通关,跨境产业链合作提速……作为我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区域,广西在系列开放平台的推动下,不断把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面向东盟等新兴市场开放合作。

  这是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为外贸发展开辟新空间的一个缩影。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等叠加作用下,我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3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规模达到19.4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6.6%;自贸试验区升级扩容至22个,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8.4%。

  今年1月1日,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在湖北,赤壁雅源贸易有限公司在海关指导下办理了原产地证书,2024年出口至尼加拉瓜纺织面料的关税税率可从原本的10%降为零。“这对提高我们产品在拉美市场的竞争力有很大帮助。”企业负责人说。

  全力拓展新兴市场,对传统市场也不轻言放弃。

  多年来深耕激光行业,济南森峰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记者联系到这家企业的营销总经理王超时,他刚从美国、欧洲参加完展会回国。

  “与疫情前相比,参展的中国激光企业更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客户对‘中国制造’的认可度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普遍也想尽量抓住海外传统市场的机遇。”王超说。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稳订单、拓市场、促改革,岁末年初,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务实举措已陆续推出——

  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提出80条措施;

  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明确,要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功能;

  雄安综合保税区(一期)正式通过验收,朝着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平台迈出重要一步……

  展望未来,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相信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我国贸易发展新动能将加快培育,外贸外资基本盘将持续巩固,进出口稳增长、提质量、增效益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文字记者:王希、潘洁、任军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下称《方案》)。《方案》提出23条改革举措,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详细]

2024-01-24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此次国常会是新一届政府首次专门听取关于资本市场运行情况的汇报,并作出明确部署,充分体现了维护[详细]

2024-01-2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支持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详细]

2024-01-24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详细]

2024-01-24

  中国网财经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1月2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根据《意见》,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详细]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