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两部门:支持龙头企业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

发布时间:2024-01-24 10:20:5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带动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验,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着力解决中试共性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核心是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意见》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产业链中试能力基本全覆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中试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中试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一批自主研发的中试软硬件产品投入使用,中试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前述负责人表示,制造业中试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技术迭代、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国制造业中试持续推进,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17.5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究与试验活动,规上工业企业试验经费支出1.87万亿元,占全国试验经费支出的73.92%,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快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但要看到,当前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37.3%开展了研究与试验活动,仍有大量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中试验证,尚未建设中试能力;已建立的制造业平台也不同程度存在职能定位散、服务水平低、发挥作用弱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

  中试是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通过中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案、提升质量,大幅提高成果产业化成功率。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项目109.39万个,连续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产品推陈出新迫切需要通过中试验证解决产品可不可产、好不好用等问题。

  除了提出2025年发展目标,《意见》还进一步提出了2027年的发展目标: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中试能力加快形成,优质高效的中试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试发展生态更加健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意见》提出了多种平台建设模式,也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建设方式和运作机制。

  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前述负责人解释,按照国际经验,龙头企业往往与其供应商围绕产品开展协同设计和试验。龙头企业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应用场景经验,能够把握产品整体功能性能和质量指标要求,也具备调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实施改进的能力。《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带动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验,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中试技术规则和标准,着力解决中试共性问题。

  二是布局建设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据了解,中试平台建设需场地设施、软硬件、技术和人才等支撑,耗费巨大,中小企业往往建不起、用不上,需要寻求公共服务解决中试问题。国际上已经涌现出一批场地设施完善、仪器设备先进、试验人员专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和实验室,提供高水平、全链条的公共服务。《意见》提出,建设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中试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建设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完善特殊应用场景下的试验能力和极端环境试验能力,有效满足行业发展及特殊应用场景需求。

  三是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意见》提出,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加强技术研发转化,开放试验能力、试验场地和研究成果。为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中试服务网络新机制,还提出支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中试基础能力扎实的地方,打造辐射范围大、转化能力强、发展机制好的中试中心。

  创新发展中试产业

  成熟完善的产业生态是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健全完善产业生态的举措。

  《意见》提出加快关键技术攻关。以产业化为目标,凝练中试共性需求,推动中试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重点突破极端复杂环境试验、可靠性仿真分析、数字孪生等中试关键技术和计量、标准、试验检测、分析评价等基础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用户单位联合攻关,解决中试瓶颈问题。此外,突破软硬件产品。推动中试软硬件补短板、锻长板,以解决堵点卡点断点问题为导向,推进软硬件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成套化发展。组织实施一批满足应用场景要求的软硬件产品示范项目,推进中试软硬件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意见》表示要培育优质企业。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能力的仪器仪表、计量标准装置、试验检测设备、设计仿真软件等领域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中试软硬件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记者从23日召开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海关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科学征管,全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全国海关认真执行减税、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和自贸协定关税减[详细]

2024-01-24

  1月23日,在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2024年北京市人大的立法工作计划随之公布,今年拟推进9个立法修法项目、14个立项论证项目[详细]

2024-01-24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提供应用场景和试验环境,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带动产品研发设计和验证试[详细]

2024-01-24

  “郑州发布”1月23日消息,为推动郑州市新车销售,加速消费市场回暖,奋战首季“开门红”,郑州市正在开展2024年“腾龙焕新”双节汽车促消费活动。2月29日前,在郑州市范围内统一发放5000万元汽[详细]

2024-01-24

  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出台了《农业农村标准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根[详细]

202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