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读懂2023年中国经济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4-03-02 16:12:0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国民总收入12512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砥砺前行,总体恢复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量增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叠加,经济恢复进程波动曲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内需、提信心、防风险,系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经济增长实现企稳回升。2023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了5%左右的预期目标。

  “纵向比较,5.2%的经济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平均增速。横向比较,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盛来运表示。

  在就业方面,基本盘总体稳定。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分季度看总体平稳回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比上年多增38万人。

  同时,核心CPI基本平稳。202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保持了温和上涨态势,低于美国4.1%、欧元区5.4%的涨幅,与主要发达经济体饱受高通胀困扰形成鲜明对比。盛来运说,近期,在春节假日带动下,居民消费需求增加,旅游出行、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较为活跃,有望带动居民消费价格逐步企稳回升。

  发展提质

  观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中国经济,既要看“体量”,更要看“体质”。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过去一年,不仅守住了宏观经济‘稳’的基本盘,更在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拓展了‘进’的新空间。”盛来运表示。

  具体来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盛来运介绍说,“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壮大”。

  其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2023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3.8%,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升至15.7%、33.6%。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电子商务交易额比上年增长9.4%,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9%。现代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建高速铁路2776公里,年末5G基站数达338万个。

  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投入稳步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经费支出3.3万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2.64%,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增长9.3%。

  动能焕新

  “国内仍处于经济恢复和转型升级关键期,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挑战。”盛来运表示,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握紧高质量发展这把“总钥匙”。

  从供给能力看,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突出,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形成了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为快速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从需求潜力看,我国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不仅消费规模庞大,消费结构也在迭代升级,旅游、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高品质消费需求仍在加快释放。

  从要素禀赋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我国还是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应用场景丰富,海量的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创新能力看,我国前沿科技领域厚积薄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约40万家,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加快转化应用。更要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推动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盛来运表示。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3月1日讯(记者 谭梦桐)2月29日,民航局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2023全国两会民航建议提案完成情况,并答记者问[详细]

2024-03-02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  此次会议对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明晰了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前提、主要途径、具体措施[详细]

2024-03-02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详细]

2024-03-02

  订单纷至沓来、企业赶工生产忙……开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迸发。  2023年是民营经济的“政策大年”,政策暖风频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进入2024年,“民营经济”更是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详细]

2024-03-02

  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砥砺前行,总体恢复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详细]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