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2月制造业PMI继续处于收缩区间

发布时间:2024-03-02 16:11:5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扩张步伐继续加快。

  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与上月持平,高于临界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继续扩张。

  制造业PMI略有回落,生产指数9个月来首次降入收缩区间

  2月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至49.1%。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指出,这是由于春节假日因素影响,制造业处于传统生产淡季,加之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企业员工假期返乡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从分项指数看,生产指数(49.8%,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0%,与上月持平)、原材料库存指数(47.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47.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48.8%,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指数下降幅度较大,且9个月来首次降入收缩区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是拖累2月PMI指数整体下行的主要原因,符合历年春节期间生产指数下行的一般规律。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文韬认为,生产端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波动相对明显,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但这种回落预计为短期现象。

  需求端看,相关指数仍然在荣枯线以下,制造业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依然较为突出。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已连续5个月处于收缩区间。王青认为,房地产行业低迷背景下,居民消费信心受到影响,是制造业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2月央行降准落地、5年期以上LPR报价大幅下调0.25个百分点,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也加速落地,稳增长政策明显发力,但对市场需求的提振效应尚不明显,背后是2月楼市继续处于低迷状态。

  2月新出口订单方面,较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3%,“这意味着尽管今年全球贸易趋于回暖,但短期内我国出口恐难现大幅增长,外需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宜过度高估。”王青说。

  文韬表示,企业调查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企业比重超过61%,表明制造业企业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感受仍比较强烈,促消费扩需求政策有待进一步夯实。

  价格端看,2月制造业PMI中的两项价格指数“一升一降”——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至48.1%,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至50.1%。王青认为,近期红海局势紧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升效应减弱,而国内房地产行业继续处于调整状态,加之春节假期需求下降,2月国内主导的钢铁、水泥、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稳中偏弱。考虑到上年同期价格基数平稳,预计2月PPI同比降幅仍将从上月的-2.5%收窄至-2.3%左右。

  服务业扩张力度有所增强,短期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7个百分点至51.4%,连续3个月上升,且扩张步伐继续加快。

  其中,服务业景气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至51.0%,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且扩张力度有所增强。王青指出,短期内服务业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受春节假日等因素带动,与节日出行和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生产经营较为活跃。”赵庆河指出,其中,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3.0%以上;航空运输、货币金融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虽然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位于扩张区间(53.5%),建筑业总体延续增长态势。王青认为,该指数的回落符合春节期间波动规律,但继续处于高景气状态,与近期基建投资提速相印证,是稳增长政策发力的清晰信号。

  制造业市场需求不足值得重视,促消费扩需求政策有待进一步夯实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综合看,国内经济整体呈现稳步修复态势,但制造业活动仍处于收缩区间,部分行业企业仍面临不少经营困难,宏观政策对经济复苏支持仍不能松懈,并提升宏观政策实施效率,在推动消费和需求稳步修复的同时,不断优化供给结构,让市场供需进入良性循环。

  从趋势看,文韬认为,3月份制造业生产或较快回升,叠加需求、价格和预期等方面的变化,制造业后期回升具备基础。不过,制造业市场需求不足依然较为突出,促消费扩需求政策有待进一步夯实。

  王青认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有望改善,但制造业PMI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还需要过程。后期回升速度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在房地产支持政策全面加码前景下,楼市能否较快企稳回升。二是一季度财政政策稳增长加力后,2024年初基建投资能否较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三是以旧换新促消费政策将在多大程度上拉动耐用品消费。

  周茂华认为,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国内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信心和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和内需动能在逐步增强,预计今年服务业有望保持稳健扩张。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3月1日讯(记者 谭梦桐)2月29日,民航局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2023全国两会民航建议提案完成情况,并答记者问[详细]

2024-03-02

  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  此次会议对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明晰了物流降成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前提、主要途径、具体措施[详细]

2024-03-02

  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详细]

2024-03-02

  订单纷至沓来、企业赶工生产忙……开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迸发。  2023年是民营经济的“政策大年”,政策暖风频吹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进入2024年,“民营经济”更是成为多地政府工作报[详细]

2024-03-02

  国家统计局2月29日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顶住压力砥砺前行,总体恢复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详细]

2024-03-02